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康熙竟然把这个题目在朝会上提出来会商,他是甚么意义?是支撑还是反对?是全支撑还是半支撑?一众大员都还在细心揣摩。

施世纶,施琅次子,历任扬州、江宁、姑苏三府知府、江南淮徐道副使、安徽布政使、太仆寺正卿、顺天府尹、都察院落左副都御史、户部侍郎等。其人聪强果断,准抑豪猾,禁胥吏,居官一地,事事为民,在处所名声明显,清名远播,居官三十载,明净矜持,始终如一,也曾被康熙表扬为‘天下第一清官’。

这番奏对过分惊心,一众故意附和的大臣也没胆量敢站出来附议,一个个都闷声不响,没风险,那才附议,赵申乔这奏对,风险太大了,谁要敢附议,指不定就成了他的替罪羊。赵申乔虽是又臭又硬,但却廉洁如水,康熙即便不满,也不会发作他,他们这些人,可就不好说了。

李光地不但是老臣,也是康熙极其宠任的大臣,他的这番奏对,康熙极其受用,也恰好顺水推舟,当下便开口说道:“自古君臣之义深厚,必高低一德相成,始能上感天心,召致和蔼,不在徒饬虚文,务空名以处置。今当此久旱之际,我君臣应高低一心,夙夜靡宁,不时到处以万民为念,方可期甘霖早沛。”

目前局势奥妙,朝局的稳定必须保持,一旦民气惶惑,朝局动乱,必定赐与太子胤礽以可乘之机,如此,即便是废掉了太子,亦会连累多量官员,即有损朝廷面子,亦有损他本身的名声,并且毛病后继打算的实施。

台湾既无不稳之患,又为何不加以开辟操纵?朝廷征台,费时糜饷,历经心血,莫非任其荒凉?再有,福建、广东山区,皆是公众田寡,已无可垦之地,台湾膏胰肥饶之地却任其他暇荒凉,岂不是有伤皇上爱民之心?”

朝廷为光复台湾,仅仅是‘迁界禁海’就长达二十余年,形成的丧失底子就没法估计,为此支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即便是‘三藩之乱’所形成的丧失也远远赶不上‘迁界禁海’所形成的丧失,也正因为这个启事,在光复台湾后,朝廷高低,统统满汉大员,都死力支撑对台湾采纳极度变态的按捺政策,就为怕台湾再次乱党聚集,成为抵挡朝廷的基地,再来一次‘迁界禁海’。

稍稍沉吟,康熙又道:“北方十年九旱,皇十四子胤祯发起推行抗旱高产农作物,事关严峻,着户部侍郎施世纶予以帮手,统辖抗旱高产农作物推行事件,另,海关总署副总监督一职至今空悬,一并兼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