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送来的罗静、甘洪军、车同三人,都跟巴亥、达春一样,随时侍侯在胤祯摆布,曹寅岂有不知,有此一问,不过是为接下来的说话增加筹马,胤祯浅笑道:“还不错,本王已经赏了他们三等保护。”
去卖力后勤?胤祯暗笑武格刻薄,这批人去卖力后勤,水兵一旦建功,天然也少不了他们一份功绩,不过,后勤这块,胤祯倒是不想交到这些人手中,掌控了后勤,也就即是掌控了水兵,后勤必须是本身信得过的人。
与百姓分歧,这些官员更看重的倒是十四爷与江南宦海的缘份,这二年来,凡是跟十四爷沾上边的,那品级都是嗖嗖的往上升,并且都是与两江或者是江宁沾边的,象松江知府朱延志,本来是被两江总督噶礼弹劾的,靠上十四爷,不但没事,还连升两级成了从三品的粤海关监督。
六月二十八日一早,江宁府大小近百官员在两江总督噶礼的带领下恭候在中关船埠,驱逐自上海而来的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不独为胤祯身份高贵,也因为他身上兼着无数个钦差身份,跟江宁有关的就有江南七省观风使和督办农学院事。
曹寅一听,忙上前一步笑道:“王爷,还是去主子的织造府吧,既温馨又便于防护。”
曹寅出去见礼以后,胤祯便伸手让座,曹寅一落座便欠身道:“十四爷住的可还风俗,如有不周之处,老奴顿时着人变动。”
暗忖了半晌,胤祯才道:“这体例不可,反而令他们不思进取,水兵的军功可不是那么轻易混的,让他们全数到留春园值卫,一年后,如果还不能通过考核,果断赶回都城。”
大船上,胤祯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大量停靠在两岸的各式船只,感慨着这期间水运的繁忙及江宁的繁华。看到那连绵不断,高大巍峨的城墙,他也是非常镇静,六朝古都,公然是分歧凡响。
船一泊岸,胤祯慎重的走下船埠,在早已筹办好的位置面南而立,立时就听上面一片整齐的弹马蹄袖的声响,一众官员在两江总督噶礼的带领下整齐的跪下,“臣等恭请圣安。”
礼毕起家,噶礼就浅笑道:“王爷一起辛苦,下官在‘庆福楼’略备薄酒为王爷洗尘,还望王爷赏光。”
江宁农学院院使李锦,江宁督管秦淮河试点的钦差鄂尔泰也在恭候的官员之列,二人对胤祯的到来一样是充满了渴盼,只不过,李锦想要的是银子,鄂尔泰想要的是胤祯的赏识。
“老奴不敢居功,这都是皇上对王爷的厚爱。”曹寅说着,起家一揖,寂然道“十四爷愿脱手帮老奴填还巨额亏空,老奴感激不尽,十四爷但有差谴,老奴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