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自已想想,四大恒,农学院,远洋舰队、海关改革、远洋贸易船队、都城改革、工商冗赋改革、福建招安、推行抗旱高产农作物,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影响深远之举。朕就迷惑了,你们这些身居高位,满腹经纶的国之栋梁,如何就提不出如许老成谋国的建议?
一众大臣望向十四阿哥的眼神可谓是庞大之极,不但有钱、有兵,并且另有十四党,圣眷之浓,更是无人能比,十四爷的崛起,已经是无人可挡了。
一听仅仅只罚俸半年,一众王公大臣都是又嫉又妒,这长季子的圣眷也不差啊。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胤礽内心猛的闪过这句话,康熙莫非是属意老三?想到老三常日里对康熙极其孝敬,决计巴结,康熙对老三也甚为偏袒,胤礽似有所悟,自已试图兵谏,看来已是伤透了康熙的心,以是他才会特别重视老三的孝敬。
一听‘官屠’仅仅只是针对十四阿哥,老3、老八等四个阿哥都不由松了口气,一众大臣倒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康熙这才说十四阿哥堪为诸臣榜样,赵申乔就敢当众指责十四阿哥的不是,这但是直言犯上。
太子胤礽的铁杆支撑者,转任礼部尚书的王掞,内心倒是一惊,康熙封赏十四阿哥也就罢了,毕竟十四爷跟太子还未到水火不容的境地,可如此封赏八阿哥胤禩,就非常耐人深思了,八爷与太子乃是死仇家,在这个时候晋封八爷郡王,莫非康熙已是要铁下心来要二废太子?
赵申乔磕了个头道:“微臣不明案情,不知恂亲王乃是为国肃除巨贪,传闻奏事,罪该万死,盼望皇上降旨惩罚。”
康熙很快就平复下来,又沉声道:“社稷,公器也,朕身为天子,抚有天下,亦不能出自于私,朝廷名器,例不轻授,非功劳卓著者,朕亦吝授之,皇十四子胤祯为何能三年三晋爵?
如果再废太子,胤礽可就连一丝但愿都没有了,想到这里,王掞内心一沉,现现在,靠近太子的大臣已是七零八落,即便号令,已是无人呼应,该如何禁止康熙再废太子呢?
一众皇子亦是连连叩首,齐身恳请康熙息怒。
再说了,十四阿哥现在的圣眷之浓,是人都晓得,又恰好处在十四阿哥封亲王的口儿上,这时候谁要敢跳出来附议一声,纯粹就是自找死路,就算康熙仁厚,不降罪,十四阿哥可不是甚么善茬,从他对于噶礼、梁世勋二人的手腕便可见一斑。
未受封赏的一众皇子见此景象都不由兴灾乐祸的等着看热烈,这下有好戏看了。五个受封赏的皇子内心则跟吃了苍蝇一样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