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皇家科学院[第2页/共4页]

听闻康熙传召,胤祯一起走一起默想,估计是为了戴梓等工匠的封赏题目,明日献俘以后,水兵便将建军,天然也要大肆封赏,这题目确切该定下来了,只不清楚康熙是甚么章程?

想到这里,康熙迷惑的道:“如此,不虑引发士林反对?再说,农乃国之本,大肆鼓励百姓处置手产业,不虑影响农业?”

胤祯已是接着说道:“皇阿玛,儿臣想建立一个科学院,专门处置杂学及火器、炼铁、锻造等技术改进、改革的研讨,不过,规格必须是最高的,其职位必必要远远高于国子监,如此戴梓等人便可支出科学院,这是职位,报酬方面,能够参考官员或者是爵位的俸禄。名字儿臣都想好了,就叫大清皇家科学院。”

胤祯并未随驾,而是快马赶回天津查抄各项筹办事件,巡查天津城表里治安环境,天津献俘必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康熙又是完美主义者,事事寻求完美、美满,如果出了漏子,他作为策划者和履行者天然是难辞其咎,在康熙内心亦会留下才气有限的印象,眼下天津人满为患,又多是京师权贵、士子、缙绅、殷商富贾等,食、住、行这几方面,他都不敢有半点忽视。

科学院?又是西洋的称呼?康熙听的微微发楞,这体例倒是不错,起码比册封位强的多,估计也没人反对,至于俸禄报酬,让老十四本身发,想如何发都随他,只是这大清皇家的名头,皇室在老十四这里沾了很多的光,让他狐假虎威一次也无妨。

想到这里,康熙含笑道:“朕允了,不过这建科学院的银子可得你出,是建在都城还是上海?”

听康熙如此说,胤祯不由浅笑道:“皇阿玛洞察幽微,儿臣一点谨慎思难逃圣鉴。”

还总院、分院的,看来这科学院不能等闲视之,康熙接着问道:“你筹算给戴梓哪一级的报酬?”

2、三十年,那得花多少银子?康熙大为迷惑的问道:“成为天下的科学中间有何好处?”

胤祯微浅笑着说道:“科学研讨是需求大量银钱做后盾的。”胤祯信心满满的说道:“大清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度,皇阿玛又是这天下眼界最开阔的君主,最薄弱的资金、最优厚的报酬,这统统都将跟着皇阿玛宣布大清皇家科学院的建立而传播开去,十年以内,全天下的杂学人才都将云集大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