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胤祯安稳如山,康熙内心暗赞了一声,老十四不过二十五,就能有这份养气工夫,实属可贵,缓缓放下茶杯,他才道:“说说吧,何故如此急于赶回都城?”
胤祯呷了两口茶,见康熙神情安静,并无不耐的神采,便接着说道:“人才培养非一夕之功,欲在十数年内追上欧洲,实属期望,是以,儿臣假想,在打压欧洲的同时,融入欧洲,如此,大清不但能完整的体味欧洲,随时把握其意向,还能坐享其研讨服从。
一听是是欧洲诸国的详细景象,康熙的神情亦是峻然起来,难怪老十四顶风冒雪的一起急赶回都城,他微微点了点头,道:“详细说。”
见康熙终究提到这茬,胤祯内心一松,忙欠身说道:“儿臣克日得知西洋欧洲诸国的详细景象,因觉事关严峻,特急赶回京禀报皇阿玛。”
见康熙并未一口回绝,胤祯精力一振,立即侃侃说道:“回皇阿玛,即便不能赶上欧洲大战,我们也不至有何丧失,顺道还能够开通到欧洲的航路,在非洲建立据点,并与法国、西班牙建立杰出的干系。
一听胤祯将老迈、老二都带了出来,康熙双眼不由微微一眯,这个老十四,竟然另有让老迈、老二带兵前去欧洲的设法?仅是这份胸怀,就实属可贵,老十四上位,倒不虑有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剧,老四呢?他对老四是甚么态度?
这都是甚么乱七八糟的传承轨制?康熙不觉得然的撇了撇嘴,不天下大乱,那才真是没天理,稍稍沉吟,他才道:“这么说,这动静应当很可靠?”
说到这里,胤祯稍稍停顿了一下,伸手端过茶杯,呷了口茶以润嗓子,康熙还是第一次听闻有人从欧洲的地区来阐发欧洲人的习性,阐发欧洲对大清的潜伏威胁,听胤祯说的头头是道,又举例譬说,不由深觉得然。
老十四力主出兵欧洲,又是为何?争储?稳固在水兵职位?还是借机介入八旗绿营?仿佛都说不上,出兵外洋,他一样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欧洲各国正因为侵犯成性,以是他们对兵器,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的研讨是不遗余力,之前百余年时候,欧洲的火枪火炮战舰就远远优于前明,直到我大净水兵的火炮出来,才挽回这一优势。
见康熙同意在江南临时试行,胤祯不由暗松了口气,现在到处要钱,又都是不能担搁的急务,他亦是感受压力甚大,低息放贷虽是利国利民,也只能是慢慢投放了,江南富庶,不消担忧亏损,信赖康熙也能看出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