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门口天然不是玩杂耍的处所,在同仁堂大门口演出的是胤祯身边的几个小寺人,正在给同仁堂的郎中演示如何把稻杆插入胃里注水,围观的也多是都城各药铺的伴计和郎中。
东配院前面的一排寺人住的斗室间里,方苞正泼墨挥毫,他很清楚十四爷的设法,如此做既可博取孝悌名声,又可消弭不准能够呈现的流言流言,并且即便是有这体例,康熙也不必然能够复苏,如果康熙终究还是不治驾崩,他以皇太子身份担当大统,那就是名正言顺、光亮正大之极,无人敢有半分置疑。
正自腹诽,包福全躬身出去,禀报导:“太子爷,十爷和十三爷在外求见。”
很多人更是在内心暗骂皇太子多事,没事鼓捣出一个喂水喂药的体例来干啥?要不康熙现在差未几就该驾崩了,他们也免得在这里享福。
看到这一说法,胤祯不由微微一笑,神仙托梦,亏他们想的出来,不过,这倒也好,利于这体例推行,也省的有人诘问一个不懂医术的人怎会想出这个别例来的。
胤誐、胤祥两人出去后便恭敬的抱拳半鞠道:“臣胤誐、胤祥见过皇太子。”
胤祯听的一喜,禁卫新兵征招完了?他忙叮咛道:“让他们出去。”
六月十五——上供节。
按风俗,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摆起香案,放上五样供果,燃鞭炮,在香案前叩首,祈求上天保佑能够风调雨顺,糊口敷裕,百口安康。
都城里,各大小茶馆、酒坊、会馆也都在纷繁群情着皇太子的创举,赞美皇太子的孝悌,而最热烈的却要数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药铺,密密麻麻的人群内三层、外三层,把个药铺大门围的水泄不通,比天桥看杂耍还要热烈三分。
*
胤誐一开口就被怒斥了一句,顿时脸上就有些讪讪的,胤祯不谦让他尴尬,微一沉吟,才道:“我正为这传闻沉闷,皇阿玛现在可否复苏还很难说,如果万一有不忍言之事,这岂不成了笑谈,更加可虑的是,如果故意胸叵测之人,由此而讹传皇阿玛非天命所归,则更加费事,是以,十哥不成再提及此事,当然,皇阿玛复苏了,倒是能够大力鼓吹。”
这个别例能够处理昏倒病人的灌药和注水的困难,天然是吸引了无数的郎中前来观赏,通过现场演示,不但推行了这一体例,无形中也起到鼓吹皇太子孝悌的感化。
早朝以后,一众闲极无聊的王公宗亲都闷在各自房间,康熙病重昏倒不醒,文娱那是不敢想的,即便是下棋也不答应,除了看书,就是发楞——美其名曰为康熙祈福,算算日子,康熙已经昏倒了足足九天,他们一个个就跟被圈禁似的在行宫中苦苦的煎熬着,也不晓得康熙甚么时候能够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