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1章 反对新政[第3页/共4页]

要说京师里最红的宗室莫过于老8、老十3、老十五几人,不过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礼为禁卫新军裁军一事忙的脚不沾地,一天泡在兵部见不着人影,老十五胤禑为京报的事情在不断的见人说事,唯有老八胤禩不是太忙,一众能够与老八搭得上话的便都赶往廉亲王府侯着。

明史馆,明史馆于顺治二年初开史馆,因政局不决,康熙四年又重开史馆,固然两次开馆,却因三藩之乱以及当时反清复明的民风正盛,汉人参与者寥寥,乃至见效甚微。康熙十八年,在安定三藩大局已定的环境下,康熙再开史馆,大范围构造学者修撰明史。

京报宁报这几日辩论的明朝亡国的底子启事你们莫非都没看?明朝之亡,就在于朝廷没钱,明未是甚么景象?平乱、赈灾、布施、兴建水利等朝廷都拿不出钱,而江南的富商却能一掷令媛,穷奢极欲。民富国弱,承平尙可,一遇灾荒,内奸入侵,不亡才是咄咄怪事。

明里不敢抗争。那便只能是悲观怠工了,一众大小官员或是请人捉刀,或是捏着鼻子亲身上阵,皆将重点放在阐述缙绅与朝廷的干系上面,对于新政的各种行动,涓滴不敢轻涉,一个个要么就是下笔千言,切题万里,要么干脆对付了事,甚或是洋洋洒洒万言,底子就是不知所云。

“此言甚是。”立即就有几人随声拥戴。

贞武令将明亡之启事刊载在京报之上,这便是经世致用,济时匡俗,让更多的人取鉴明朝的人物事迹。一众明史馆官员天然是欣然遵旨,研讨以后,分歧决定从政治、经济、军事、交际等各个方面详加阐发明亡的启事,弄出一个松散体系的长篇。

微微一顿,他才沉声道:“这些年,朝廷的岁入稳定增加的是账面的数字,究竟涨没涨,要看国库的库银,那才是最实在的。”

裕亲王保泰轻咳了一声,才道:“八哥,大清现在不缺地盘,新建的南洋、澳洲等三个行省皆是荒凉的肥饶之地,不存在朝廷岁入减少的威胁。”

胤禩朝世人微微点了点头,才道:“诸位随便。”转头又对阿尔松阿道:“坐下说,不焦急。”说着便径直走到主位上落座,待世人落座,他才开口道:“皇族宗亲,八旗勋贵是大清底子,皇上的新政针对的不是你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