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外放布政使,按察使也行。”

畅春园、清溪书屋。

“现在还想待价而沽,倒是由不得他。”朱天保阴笑了一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允图,是八阿哥的人,才揭露了户部内仓亏空草豆一案,一本参倒了户部尚书希福纳,现在都城表里,申明大震,如果由他出面参上噶礼一本,噶礼岂不就主动倒向太子爷?”

“这个老十四,尽给朕填堵。”康熙嘟哝了句就放下笔,翻了翻桌上的奏折,公然有好几份都是各地提督、总兵上的,内容也多数一样。他轻叹了口气,给胤桢写了封信,命他将水兵的饷银降下来。而后才在吴英的折子上批复道,“胤桢的远洋舰队和水兵的俸银是他本身掏钱,你若想仿效,朕不介怀。”

玄月十一早朝。

好不轻易汇报结束,康熙微不成察的挪动了下,筹算放松一下,却见后排闪出一人,“微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允图,弹劾两江总督噶礼,贪婪骄横,纵吏虐民、收授贿赂,假公肥私,既有损皇上识人之明,亦孤负皇上汲引擢升之恩,实乃昧主辜恩、欺君妄为之辈,望皇上降旨严惩,佐正朝纲。”

“太子爷现在圣眷优渥,上一本准一本,荐一个允一个,反观八阿哥,别看阵容大,可他眼下避闲都来不及,那里还敢荐人?”朱天保娓娓说道,“这些个官员,劈面前的景象但是洞若观火,内心都明镜似的。再说了,凭借八阿哥的官员虽多,倒是驳杂不纯,相互之间也是勾心斗角,而太子爷倒是宁缺毋滥,少而精,精而纯,且又都是身居要位,两相一较,高低立判,稍有些目光的都晓得如何挑选。”

“呵呵,四爷是一叶障目啊。”邬思道浅笑道:“最成心机的是张伯行的第二个折子,江浙虽是鱼米之乡,盛产的倒是丝、棉,每年都要从湖广购进多量稻谷,江苏一石稻米涨到一两三钱,必定引发天下的粮价上涨,粮食乃是国计民生之底子,圣上岂能忽视?试问四爷,建远洋舰队与国计民生之底子孰轻孰重?”

“四爷,这但是个活结。”邬思道神情悠然的说道:“十四爷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以是他必定要冒死保护张元隆的全面,他越是回护,这事就越有看头,张伯行动官廉洁,为人朴直不阿,不畏权贵,另有点陈腐,是个可贵的硬骨头,如果能让他去调查这个案子,可就有好戏看了,不过,这事最好让太子出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