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竟然亲身带来天子的旨意。因为他位高权重,伴随他来的人也很多,是一支设备精美的小军队。
幸亏武松开端还在猜想他会不会是那位撰写《葵花宝典》的寺人呢。不过,《葵花宝典》恶毒非常,害人匪浅,如果说是出自一名心术不正的寺人之手,也说得畴昔。只是,这个李彦固然会武功,但比起传说中的《葵花宝典》上所载的武功来,那就差得太远了。
靠,另有圣旨?这宋徽宗连续给武松下五道圣旨,真不嫌烦么?武松只得又筹办接旨,童贯却道:“此次不必多礼,某带来的是天子的口谕!”
童贯传旨以后,却并没有当即就分开,他让李彦带着那些御林军先归去,便挤出几丝笑容,对武松道:“武将军,天子另有旨意!”
莫非,因为武松连番抗旨,宋徽宗这是派童贯亲身出马,前来擒拿武松了?
童贯的脸上,却随即挤出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对武松道:“武松,你小子真是有本事啊,某真是藐视了你!”
此时,李彦在寺人中的职位,也明显远远不如童贯。是以,见到童贯,他的态度非常谦虚。童贯如许一说,他便唯唯诺诺当即承诺,看了武松一眼,便退到一旁。
只听童贯锋利的嗓音宣读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武松接连拒旨,私行变更新军,本当严惩。唯朕听闻,武松比者于清河县勇救民女潘氏弓足,慕太祖送京娘之义。此番接旨迁延,擅调甲士,乃是因潘氏失落,情有可原。且武松训新禁军功劳卓著,人才可贵。朕格外开恩,着开封府尽力搜救潘氏,武松无庸再念,速整军剿匪,戴罪建功!钦此!”
只是,宋徽宗为甚么要如许做?
考虑到武松是个武将,这道圣旨已经写得很浅显易懂了。意义就是:武松此次连番拒旨,乃至私行变更新禁军到皇城当中找人,本来是重罪。但是,武松这些行动,都是为了寻觅潘弓足,而武松在清河县救出潘弓足的行动,实际上是学习当年的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以事有情有义的行动。加上武松练习新禁军有功,是小我才,以是天子宋徽宗格外开恩,号令开封府帮忙武松寻觅潘弓足,临时不究查武松的罪恶,要武松从速带兵去水泊梁山剿匪,戴罪建功。
他便迎出来,一见前来传旨的人,不由又吃了一惊。本来,这返来传旨的,竟然是童贯!
童贯仿佛对武松的态度早有预感,并没有发作,反而嘿嘿干笑一声,道:“武松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