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这么一号响铛铛的人物,现在他们面前,在这暖阁以内。
行动虽小,更是让内阁的几位大爷内心发酸,这是甚么样的报酬,他是天子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全部大明。
但这是每一批新军都必必要经历的事,只不过他们太好运,第一个敌手便碰到了建虏罢了。
起首是安国候终究对兵权有了点兴趣,这是功德!他巴不得他的安国候能替他镇守边关、扫灭不臣。
被人抄了后路如何办?
哦,本来是安国候的老友战死了,几位阁老相互对了对眼神,都默不出声。
“皇上,就用京营就行!
臣不要那很多兵,臣的千户所,外加京营的神机营五千火枪兵,另有三千营的两万马队!”
那里会记得一年前他从江阴小县调集来的三个不入流的典史。
他们都是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朽了,这等事早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更在乎的是边关的战况,以及宣辽总督黄德功可否抵抗住建虏的此次倾国之战。
“稍安勿躁,佑明你先坐下!”崇祯拍了拍刘鸿渐的肩膀,轻声说道。
他年纪虽轻,偶然看题目却老辣的让他们这些老阁臣汗颜,对于大明的积弊也常常有独到的观点。
但是,前次的战事与现在比拟不过是小打小闹,传闻建虏此次是倾国之力,还联络了蒙古草原数个部落,而我大明……
不止内阁成员紧皱眉头,崇祯也是被刘鸿渐说的不知如何答复。
仿佛统统人在安国候的眼里都是纸人,他不拉帮、不结派,在朝廷里仿佛一股清流。
圣上如果也给老夫来这么一下,老夫就算肝脑涂地,顿时死在这里也值了。
“启禀皇上,很简朴,杀畴昔便是!
“万岁爷,兵部左侍郎顾佳带来了山海关总督黄德功的奏疏,请万岁爷查阅!”司礼监掌印李云魁手捧着一封奏疏走到崇祯跟前施礼道。
刘鸿渐终因而平复了心境。
他杀了老阎和老陈,我就杀一万、十万鞑子给他殉葬,这没甚么好说的!
内阁的老迈爷们被刘鸿渐的举止惊呆了。
给我兵,我将带着他们帮你拿下辽东,甚么多尔衮、甚么摄政王,我都不在乎,我要为我的兄弟报仇!”
但是这厮太懒了,不但对宣辽督师如许的武将梦寐以求的要职贫乏兴趣,更是连大学士这等文臣最高光荣嗤之以鼻。
帝王是没有友情的,更有甚者,连亲情都保不住。
对于当朝的勋贵,更是不管你是国公还是国丈,只要看你不扎眼,就敢怼你。
非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这暖阁里,哪次见到安国候,不是一副耀武扬威、二四不在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