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首要的是,大明的银子就这么多,花光了想再收回来可就难喽!
天不幸见,薅羊毛也不是这么个薅法呀!
因循保守、墨守陈规是儒家最大的原罪,关头他们还都以为这是应当的。
“苏木?木头也能拿来当俸禄发?”刘鸿渐猎奇道。
倪元璐就着脸盆洗了把脸把脸上的脏污洗去,坐在桌旁道。
大明各地虽以铜钱、白银为币,但大明向来是个缺铜少银的国度,碰到大灾之年朝廷困顿之时,就是连胡椒、布帛都没有,王爷可听过苏木折俸否?”
说白了就四个字,通货收缩。
倪元璐晓得刘鸿渐幼年很多旧事不得而知,说的也很细心。
“臣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既然已经收回了这些臣属的地盘,总得给百官个活路不是,不能每一只蛤蟆都攥出尿来,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呢!
刘鸿渐曾建议崇祯大叔在两年内把那一大笔银子全数花光,实在就是想着让银子尽快在市道上畅通好造福万民。
“唉,王爷有所不知呀!”倪元璐叹了口气道。
但说他们聪明吧,偶然很简朴的经济学知识,这些饱读诗书的老迈爷都是弄不明白。
只是底层官员确切已经苦不堪言,朝廷库银充沛的环境下,给官员们以更高的福利不但能够鼓励民气,还可晋升官员对朝廷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何故不为呢?”
粮米供应军需,布帛和其他诸如胡椒之类朝廷用不到,税银更是捉襟见肘,便构成了什物折俸的常例,此在成祖天子时已是如此。
偶然候,刘鸿渐总感觉前人实在太奇特。
“皇上尽管罢休去花便是,臣……晓得那里有银矿,大银矿!”刘鸿渐低着头,石破天惊的来了句。
心说陛下万尊之躯岂是我等能够如此随便置喙的,朝廷薪俸向来如此,陛下也没有错,他真怕崇祯天子一个大怒直接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送入天国。
崇祯也不活力,毕竟那童立本乃是自寻短见,身为上位者不成能对统统人面面俱到。
说他们痴顽吧,很多方面诸如匠人的工艺到后代仍然没法仿照。
“什物折俸一贯是朝廷的规定,或者说祖制也不为过,大明的岁入当中银两只占不到一半,其他皆是布帛、粮米和各种什物。
“刘卿是说那礼部主事童立本之事吧,此事朕昨日便听曹化淳说了,朕内心也甚难堪熬,已着人犒赏了童爱卿家里百两白银。”
困顿之年,大略上户部太仓有甚么就发甚么,胡椒多了便发胡椒,布帛多了便公布帛,然后再由官员本身去卖掉充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