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翟銮撂挑子[第2页/共3页]

次日一早,固然风雪已停,但循例雨雪天是不消上早朝的,可贵的偷懒的机遇,却没有几个官员肯偷懒,一个个都是早早赶到各自的衙署相互探听真假刺探环境,说实在的,他们内心都有些发虚。

不过,此次却令他模糊有些不安,不管嘉靖是否成心推行三权分立,满朝文臣分歧上疏驳斥,都有能够触怒嘉靖这位年青的天子,说不定又会再上演一次左顺门哭谏的悲剧,他府上人来人往是瞒不了厂卫的耳目的,而内阁三个阁臣,李时、方献夫都是快速擢拔的礼节新贵,在京师人脉并不广,如果嘉靖大怒,起首便会迁怒于他。

他本籍是山东诸城,洪武初年便移居京师,是隧道的京师人,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授庶吉人,正德初年改编修,继为刑部主事,进而为侍读,嘉靖初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嘉靖六年以吏部左侍郎入值文渊阁,升为内阁大学土。

嘉靖固然年青,却不是甚么善茬,所谓法不责众的规律在他面前是不起感化的,嘉靖三年大礼节之争的左顺门事件中,被杖击的官员就有一百五十余人,杖死十七人,被捕入狱,罢官放逐的更是不知凡几,这事情相隔并不久,他们至今想起来还是心不足悸,此番文臣又是一体上疏反对三权分立,焉知是否会再次上演一次左顺门事件?

“不见!”翟銮此时那里还顾得上见人,话一出口,他倒是蓦地想到,母亲病危,这是最好的抽身事外的机遇,当下他便愣住脚步,微微沉吟,才道:“转告他们,就说太夫人病危,感激他们前来看望,不过,现在太夫人仍然昏倒不醒,病情不明,请他们他日再来。”

“等等。”见他回身要走,翟銮忙叫住道,略一沉吟,他才道:“拿我的名贴去请许绅许太医前来。”说完,回身便急步进了大门。

文渊阁,内阁值房,李时进屋方解下披风,便听的中书轻声禀报导:“翟阁故乡太夫人昨晚突发痰症,昏倒一夜未醒,本日不能到衙署事,特遣人送来折子。”说着便将一份折子呈了上来。

“回相爷,翟阁老昨晚就已经遣人请太病院许绅过府诊治。”那中书忙躬身道。

听闻这话,方献夫不由苦笑了一下,翟銮这明摆着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恰好这来由还充分的很,大明以孝治天下,谁也不敢就此事指责他,缓缓落座,他才道:“翟府太夫人已七十高龄,仲鸣这一乞休,估计的有几年,他倒是好福分。”(未完待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