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我这有鲤鱼,细鳞,另有鳌花呢,都是今早现捉的,新奇着呢。大娘,您看来条甚么鱼?这鲤鱼红烧着好,鳌花清蒸不错。来条归去尝尝吧。”玉娴甜甜的笑着给这女人先容。“鲤鱼八文一斤,细鳞十二文,鳌花要贵些,十五文,您来那样的?”

“咱庄户人家,讲究的就是手脚要勤奋,要不哪能侍弄好庄稼,老2家那几个是该好好管管了,干活的时候叫不动,一说玩跑的比谁都快。”老爷子也说话了。

“傻丫头,你奶奶能教你那是你的福分,当年你三姑没能学多少,现在接绣活都一个月挣几百个钱呢,你这傻丫头还不肯意,这要不是亲孙女,你奶才不教你呢。”周氏从速劝玉妍,又在她耳边悄悄的说:“等你学会了,挣的钱算你的,到时候就能买标致的头花了。”玉妍一听这个,赶快点头,“奶奶,我错了,我跟你学。”秦氏笑了,她是至心为玉妍好。

从沿江村往镇上走时一起上坡,牛车也走不快,渐渐悠悠的往前走着。玉娴没去过镇上,天然也没走过这条路,只见路边树木葱茏,现在的树叶已经长大了,入目皆是绿绿的一片。远处的一座山上,映山红开的正艳,桃红色的如烟似霞,残暴夺目。林中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着,偶尔有一只黑乎乎的东西从草里飞出来,竟是只野鸡。小三就悔怨没带弓箭来,要不还能打只野鸡,这两年小三跟着佟云松进山打猎,箭法练得也不错了。佟云松也说:“是啊,凌晨走急了,还真忘了带,偶然候还会有狍子在道上跑呢。”有点悔怨的语气。

“哎,您等着,爹,快给捞鱼。”玉娴从速让他爹捞鱼,鱼捞出来一称,有二斤八两多。“大娘,您看,二斤八两高高的,应当是三十三文六,这您是头一名客人,就给三十文算了。”玉娴默算了一下,就报出了数字,还给抹了零,让这女人喜好的不可,“好利落的丫头,账算得够快的,给你,这是三十文。”低头又瞥见了刺嫩芽,“哎呦,这刺嫩芽都下来了,还挺新奇的,多少钱一斤啊?”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中午餐,因为有新奇菜的干系,倒也比平常吃的香些。玉娴见家里人很爱吃,又听明白不是谁都情愿去掰刺嫩芽,就偷偷的跟大郎说:“哥哥,咱家人爱吃这刺嫩芽,镇上的人也能爱吃吧,咱下午再去掰些返来,明天去镇上卖个尝尝吧?”

“行,一会儿咱就去掰,我晓得一个处所更多,今早晨我恰好要去下挂网,如果能挂几条鱼,明天咱就拿着去镇上。”大郎固然不晓得这刺嫩芽能不能卖出去,可鱼是必然的,再说自家小妹一贯心眼多,说不定真的能卖动。就算没人买,留着家里加菜也不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