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会商[第1页/共3页]

这时官员们乘坐的马车也到了门口,当官员们从马车高低来,看到召开集会的只是个地处偏僻的小茶馆,脸上都有鄙夷之色,但见到刘愈已经在门内立着,他们有定见只能压在肚子里。此次随刘愈来的官,在工部和户部中也不算权贵,只是些帮办督办之类的五六品官。袁博朗在这方面还是很抠门的。

她之前固然听刘愈说的很好,但也怕朝廷一定能给商贸司太大的权限,但看圣旨上所说,商贸司不但有绝对的独立自主,且可每月参与一次朝议,在厘定税率和商品特许运营权的方面也可先定而后奏,但同时规定必须在典章和轨制范围之下。

当刘愈与众官员上了楼,那些商贾们纷繁从座椅上起家,迎头便要下跪。这些都是根基的礼节,但刘愈却直接提手道:“本日乃是商谈,各位不必拘礼。”

茶馆内,一些大商贾的掌柜和店主早早就已在等待。跟官员洽商,他们不敢怠慢,刘愈决计早了半个时候到,却没想到商贾们已经到齐。为了不让商贾们心生芥蒂,刘愈特地让伴同的官员乘马车而不乘肩舆,现在马车应当还在半路上。

相同会的停止地点是由隋妤定下的,是一间茶馆,也是隋家的财产,就在隋府隔着街道的对门。

这只是刘愈假想中的起步状况,刘愈也想将来能让商贸司在六台衙门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减少右相袁博朗对商贸司及朝廷百官的制约,刘愈也很快会提交奏本,重设左相,到时商贸司会一并转到左相统领范围以内。(未完待续。。)

隋家家大业大,但门庭还是很小,不及官员府第的气度宽广。而隋家的本家人也并不住在长安城内,而是在长安城外的县城定居,那边也有隋家大量的地步。对于商贾来讲,长安城毕竟不能给他们结壮的归属感,他们更情愿回归客籍。起码那边官员的嘴脸不会像长安城的官那般贪婪和丑恶。

作为商贾,隋家无疑是很胜利的,四五代经商,到隋妤祖父这一代已成为长安城的几大富户之一,本来隋乂和隋妤的父亲没本领,已让人感觉隋家要破败。但隋妤一介女儿家却担当祖父撑起了门楣。隋乂更是平步青云位列朝班。隋家现已成为长安城商贾的旗号,很多商贾大户都以隋家马首是瞻。

“嗯。他们来的可真早。”

“还要隋蜜斯你多多劳心了。”

刘愈没有急着上楼,而是听了隋妤的叙说。实在那些大商贾最担忧的还是朝廷能给商贸司的权限,另有牢固税率的题目,这都干系到他们实在的好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