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铠甲压的他有些透不过气来,不过为了本身的面子,为了老头子的面子,就算是把牙咬碎了,他也得顶住。
“哐哐哐……”沉重的脚步声敲打在世民气口,代表着它的分量。
跟着李承乾的行动,暗金色的铠甲在朝阳下像熠熠生辉,倒刺上明灭的寒芒也证明它并不是一件模样货。
察看了这么久,老李同道毫不否定李承乾的才气,此时的他在豁然以后俄然有一种感受,即便东征高句丽战死疆场,此生亦无悔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发兵,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一府之军有近五千人,十府便是五万,面前校军场中倒是整整十三府的人马,一共六万五千人,加上伴同李二一起出征的玄甲军之类,人数已经达到近八万。
这么多人面前,不管如何李承乾也不能怂了,即使心中对老头子的决定再不对劲,也不得不站出来,走到一排铜皮大喇叭前面。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不晓得是谁说的,但是走到前排以后,李承乾感觉应当给这小我发个大大的奖章。
想到这里,李二感觉一阵豁然。
铜皮大喇叭中传出另一首激昂的调子:
“轰轰轰……”整整一排三十六贞观炮,数炮齐鸣,却盖不过那发自心底的斗志,大唐军魂跟着一声号令,熊熊燃烧,绽放出那深埋已久的灿烂光彩。
“承乾,过来!”看到李承乾过来,李二非常对劲的点点头。
来了!李二低垂的视线刹时抬起,双眼当中透出一抹寒光,接过由方老寺人递上来的祭天祷文,声音铿锵朗声唱诵……。
不过和李二与众武将略有辨别的是,李承乾的铠甲是板甲,并且上面尽是锋利的倒刺,看上去战役力如何先不说,单单那架式就显得非常唬人。
赳赳老秦,赴我国土。
“父皇,儿臣来迟!”好不轻易走到老头子面前,李承乾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
研讨署的那帮家伙,李承乾现在对他们是又爱又恨,这帮该死的家伙,传闻要给太子打造战甲,竟然用了比平时多了一半的质料,乃至于他的战甲比别人的都重上很多,安然的同时,走起路来但是费老鼻子劲了。
终究,在李二感觉有些不耐烦,筹算把太阳拔高一点的时候,有礼部官员唱礼:“吉时已到,陛下祭天!”
血不流干,死不停战……。
(本章完)
零零散散的一大堆东西过后,李承乾听的是一头雾水,祭天、祭地、祭旗,归正一圈折腾下来,日头已经到了头顶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