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似是晓得崇祯会这么决定,神情稳定,温体仁则是有些黯然,旋即规复如常。
“我…”黄汝良一时语塞。
“洪承畴?”
“内阁有何人选可替杨鹤的?”崇祯问周延儒。
“先前辽饷主用于辽兵,现在既然大寿已降,东虏又受重创,臣等觉得可暂罢辽饷,练饷,只征剿饷一样,如此,百姓承担大大减轻,从贼者必定减少。”礼部尚书李康先倒是为国库着想,没有要责备罢三饷,而是要求暂征辽饷、练饷,只留剿饷。
岂料不问还好,一问,大殿中顿时乱成了一团,有同意分拨辽饷的,也有分歧意的,在那各执己辞,争得脸红耳白,少数官员则保持中立,拱手立在那一声不吭。
“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二者,纳饷至十两,这叫百姓们如何活法?”吏部都给事中李齐早就想上疏谏言停征三大饷了,见都察院终究反对加征,忙不迭的也出班附议。他没有如黄宗周、李长庚那班往大的说,而直接跟皇上算了个帐,那就是当今一亩良田只值七八两银子,但是每亩地纳饷的银子却已积累到十两,试问,这么高的赋税,叫百姓们如何承担得起。
都察院右都御史李长庚也奏道:“三饷以外,别的杂项加派又多如牛毛,民何故得安。至崇祯二年西北流民造反起,常常官兵愈剿盗愈多,此恰是民越穷而寇越起。如果再持续如许征收下去,臣怕天下百姓都得被这三大饷逼反!”
“锦州方捷,东虏受了重创,短时候内必不得再犯,斯须之间,当不致危急。可若不拨辽饷,本阁倒是问你,河南地平贼的饷银从何来?如果流贼攻陷开封、洛阳,导致藩王罹难,这任务谁背?你黄大人吗?”
崇祯最念宗室,想到开封、洛阳的周王和福王,不由有些担忧,但却也不知是否真应从辽饷平分出一部供河南平贼先用,只好叫百官们都说说看,这辽饷是分得好,还是不分得好。
见崇祯听得出神,隐然有所动心,不由有些慌了,恐怕这年彼苍子沉不住气,一听百姓承担大,就把三饷给停征了,真要那样,大明朝可就立马要垮了。
负手便要退朝,话到嘴边,却成了:“河南贼乱严峻,内阁可有人选出督河南平贼的?”
乱哄哄的实在不成模样,也没听谁说出个有效的体例来,崇祯一气,怒道:“都不要吵了!”转首看向毕自严:“本年辽饷征了多少?”
“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卢象升!”周延儒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