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祖大寿冤(中)[第2页/共3页]

二人如此说,崇祯也不由迷惑起来,肝火微息,有些踌躇,如果李氏所言不实,本身难道又错怪施大勇了。

蒋大年也想看那血书,内心焦急万分,但是限于身份,倒是想看都看不到

初看时,崇祯脸上尚没甚么窜改,但等看完后,他的脸已经是黑了下来。晓得天子脾气的赵全下认识的就又今后退了一步,他晓得,皇爷这火大了。

血书是用白绢誊写,字体清秀,一看便是出于妇人之手,上面另有淡淡的佛香味。全书字未几,意简言赅,字里行间可见妇人对于丈夫抱屈而死的激愤。

“皇上,李氏所书或许是片面之辞,但臣这里有锦州通判陆信的证词,他言雄师淹没后,施大勇即在锦州行军管,以亲信军将节制城门,外人不得插手。当夜,城外似有事产生,但知府陈昂派人扣问,施部却不肯流露产生何事。是以,臣不敢鉴定真是施大勇杀了逃归的祖大寿,但臣却敢鉴定施大勇绝非纯臣!”

晓得大寿被人害死,李氏本该当即向朝廷告密,但摄于施大勇已经把握锦州,且事情过分匪夷所思,怕施贼反咬一口,杀人灭口,李氏故而哑忍不发。直到传来施大勇在登莱兵变,李氏这才剌破五指,亲写血书替夫鸣冤。

一字不漏看完后,温体仁心中苦笑一声,若事情真如李氏所言,那施大勇可真是狼子野心,罪该万死,便是本身也没法替他翻身了。

李氏书中最后言道,大寿为国尽忠,宁肯舍弃诸子兄弟而归大明,乃将国置于家之上,岂料遭奸贼所害,身故以后更遭臭名,真为千古奇冤也!今以血书呈递御前,请天子主持公道,不使大寿枉死

天子龙颜大怒,百官吓得全跪了下去,但人群中却有无数脑袋在朝御案上的血书看,他们火急想晓得那血书到底写了甚么。

李氏血书所言指大寿被困大凌河城后,搏命守城,拒不降金,日夜盼望救兵到来,成果盼到的倒是救兵全军淹没。当时城中已经断粮半月,军士以人相食,已经难以对峙,部将多有降意,大寿难以强压,又知大凌河一失,锦州空虚,必为东虏攻破,届时宁远孤城难保。为保宁锦不失,大寿衡量万分,舍弃小我浮名,冒充降金。待利用奴酋信赖,不加谨防后,率亲卫数十人连夜逃奔,金兵于后猛追不止,待到锦州城下,数十侍从只余数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