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锦州大捷,首功者并非施大勇,乃昌平总兵帐下流击,现为昌平副将的左良玉。传闻当日锦州大战,死守城池的便是左良玉部下昌平兵,其部神弓手更是射杀多员东虏大将,这才迫使东虏退兵。左部立下大功,却因乃关内调往关外的客兵,故被施大勇压抑,大功被他盗取,臣请皇上彻查此事!若确是施大勇功,还望皇上替有功将士主持公道!”
先前几人还好,还能秉着所谓究竟说话,前面的人可就是满是凭着设想在那信口开河了,但恰好他们说得另有事理,大凌河之战倒是到处透着诡异。有一户部的主事更是扬言,祖大寿、吴襄等人就是被施大勇所杀,他军管锦州的目标实在是筹办将城献于东虏,只因城中另有左良玉、葛清、王安等忠臣良将,此计才未能得逞。厥后见锦州守住,便摇身一变盗取守城大功,欲以此大功而掌辽东,熟行藩镇旧事,交际好东虏。进京献捷,未得朝廷犒赏便被调往登莱平乱,其心必不满,又见叛军势大,不敢与之战,干脆就此谋叛!
内阁五人,首辅温体仁沉默,徐光启也失声,崇祯再如何感觉这事奇特,也不能不表态了。
这番推理说得言之凿凿,后果结果加在一块,殿内一半人竟然就信了。
“啊?”赵全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从速去找王承恩。
一份又一份的表章被呈到崇祯手中,崇祯先看了几份后,另有些将信将疑,但再看几份后,他就不再看下去,前面的直接就放在御案上,就听那户部主事一番奏禀。越听脸上神情越是不妙,起码在蒋大年看来,大大的不妙。
崇祯又呆了一会,忽尔点头,忽尔感喟,忽尔又怒容满面,吓得身后的内侍和宫女们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据闻辽东总兵吴襄,副将刘泽清、阿尔桑等将当日从乱军脱出,厥后却无端身故,而当时殿后之军恰是施大勇的松山军,连络祖大寿蹊跷之死,臣觉得,此三将怕也是被施大勇害死。”
“皇上,臣现在细细想来,不由出了一身盗汗,想当日张春督师雄师出援大凌河,辽东诸将尽速从征,成果全军淹没,除施大勇外无一将校逃回,实令人难以信赖。此前战事,我朝兵败固是常有,但似如此惨痛,将校全没倒是没有,何故此次倒是败得如此惨?莫非这当中就没有古怪吗?”
“”
“着林建泰、高起潜速速查明锦州军下落,一旦查明,马上派兵马围歼,断不成使锦州军流窜登莱与孔李之辈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