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算去,能派出去的也就一万不到的兵马,祖大弼和吴三桂说叛军不敷畏,金国臣也说叛军多是乌合之众,只要官兵敢战,也没甚么了不起的。但高起潜倒是不敢冒这个险,他自请监军出师为的是求个繁华,不是真的来卖力的。不然,客岁雄师堆积时他就应当出战,何必还在那跟着朝堂上的大员们一起搞甚么抚事。
祖大弼和吴三桂对视一眼,便要开口再次请战,嘴巴刚动,却见营别传来惊呼声。
-----------------------------------------------------------------------------------------------
高起潜也是亲目睹过叛军短长的,当时他但是领着五千京营意气风发的出京,原觉得一战便可击溃这帮没法无天的叛军,没想成果反是被数百叛军撵在屁股前面给赶进了商县县城。自那战以后,京营高低一撮要出战,都是面色大变,大小将领没一个敢主动出战的,每次军议,都说叛军凶悍,能够一当十,万全之策还是多调兵马,缓缓图之。
是以毫不能让施大勇将平叛的功绩尽数捞到手中,若真那样,施大勇的职位就不成憾动,洗冤一事再不成提,祖家在辽东的基业也将被摆荡。而现现在,能够和光复登州媲美的功绩也就是一举击溃叛军,斩杀孔有德和李九成的脑袋了。
金国臣的蓟镇兵都是步兵,蓟镇也是九边重镇,这边兵战力倒也能够,仅次于辽镇,崇祯二年东虏犯境时,蓟镇兵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倒也是打过几次硬仗,团体而言,还是让人放心的。金国臣也是忠心,固然也喝兵血,但吃的空额还能让人接管,此番带来的五千步兵有很多是从各地军将手中抽来的亲兵仆人,都是能派上用处的。
祖大弼和吴三桂求战心切,说叛军不敷畏,监军大可放心,祖家三千骑便可将他们一扫而光。可高起潜就是不敢信赖,当日叛军起事时,只八百辽兵,却纵横北直隶,杀得官兵望风而逃。
第一拨来的是御用监的人,第二拨来的是乾清宫的管事寺人,第三拨来的则是司礼监的人了。来传旨的寺人一个比一个要紧,可见天子那边真是急了。
尔今祖家和吴家在辽东已经不像畴前了,他二人火急想要立下军功,向朝廷和天子证明辽东离不了祖家。
林清、裴少宽、金国臣、勒国奇、祖大弼、吴三桂、邓圮、王洪等一干将领都已奉令前来,听了旨意后,祖大弼和吴三桂心下一喜,筹办再次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