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以为高迎祥是大贼,若能一举击败必能使贼寇胆怯,辽东军也可立名天下,遂建议大勇率部向西北进军。大勇倒是决定先往江淮剿张献忠部,一来张献忠大名赫赫,八大王之名后代闻名,二来是因为江淮之间粮草筹措便利,不虞有断粮之危。
卫辉府城的明军对远道而来的辽东军并没有好感,相反却将他们看得跟流寇一样,城门关得死死,底子没有让辽东军入城的意义,这让辽东诸将都是大怒。
既不是辽东总兵,也不是登州总兵,更不是东江总兵,而是旅顺总兵。这个任命在军中引发不小的骚动,旅顺弹丸之地,自国朝建国以来最多也就是金州中左所,何时这旅顺也能设总兵了。
对此,侯恂的解释是大勇私行兼并东江,沈世奎在京中到处鸣冤告状,内阁和兵部能通过大勇为旅顺总兵已是看在中原垂危需求救兵的份上,别的被从沈阳挽救出来的老监军道张春也为大勇讨情,这才通过任命,不然,怕这旅顺总兵都不会通过。要晓得,皇上现在对施大勇但是恨大于爱,不管大勇如何表示得忠心,他的擅权不奉诏老是天子心中的一根剌。这剌一日不拔去,皇上和朝廷能真放心委以重担吗。
侯恂此人也是好性子,随军以来凡是军务是向来不过闻的,每日只将雄师行了多少里,到了那里写成奏疏上报朝廷,除此以外便是路过府县时,以督师身份出面要处所供应一些粮草,趁便列席处所官员的宴请,大宴小宴下来,收成倒也丰厚。
为了确保施大勇能够定时插手围歼中原流贼的包抄圈,崇祯命侯恂总督登莱、山东军务,以督师身份随军。
行了二十多天,辽东军终究赶到了河南卫辉府,雄师驻在城外的广德镇。
勇字营把总石海更是病死在锦州大牢当中,为此事,大勇和辽东巡抚孙瑴差点兵戎相见,若不是侯恂居中说和,孙瑴自知理亏,大勇那里会等闲就从觉华岛撤兵。
大勇吃够了断粮的苦,在辽东尚能狠心宰杀一些八旗妇孺充为粮食,可在这大明本地,他如何能狠下心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再重演平度那幕了。
在广德休整过了年后,大勇便决定解缆解缆,但到底往哪个方向,倒是吃不准。塘报上说高迎祥与张献忠分兵而走,张献忠深切江淮之间,高迎祥则向西北经归德,与罗汝才、惠登相会师后,乘虚杀回陕西。
卫辉官员不欢迎辽东军,对侯恂这位以户部尚书督师的大官倒是阿谀得很,派人来请侯恂入城,同时也聘请施大勇等将领进城,如此也算是全了地主之谊。大勇婉拒入城,侯恂知他性子也不强求,带着一众随员热热烈闹的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