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史之乱暴发[第3页/共4页]

------------

见杨国忠站出来起首表态,众臣都松了口气,武部(兵部)尚书韦见素顿时跟着站了出来,附和杨国忠的建议:“陛下,臣附议,贼军气势已萎,攻至潼关下的贼军不过数万,我屯守潼关的人马有近二十万,应当趁敌士气气挫之际冲杀出去,一战就能挽回败势,乃至就能将兵变停歇!

天宝十五载正月月朔,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

正月十一日,安禄山调派儿子安庆绪率军攻打潼关。

在看到要召的大臣们都到齐后,李隆基坐直了身,看着殿下诸臣问道:“诸位爱卿,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在河北截断洛阳与范阳间的联络,郭子仪、李光弼接连重创贼军,安贼所领的叛军有退守范阳的筹算,如此大好情势下,接下来要采纳何种御敌体例,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建议!”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结条约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部落力量构成十五万雄师,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天子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公开背叛。

执掌大唐四十多年的李隆基本年已经年过七十了,这些年沉浸于音乐创作和与杨玉环之间所谓“爱情”的他,早就没了年青时候的威武与斗志,再加上年事已大,有些老暮了,这大半年来又持续不竭收到不好的动静,让贰心力蕉萃。明天他精力还不错,但仍然难掩他脸上的迟暮!

在叛军攻占洛阳,并向长安进兵的时候,各地起兵抵挡叛军的行动也此起彼伏,给叛军形成很大费事。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兄弟调集河北十七郡吏民抗击叛军,构成了很大阵容,并堵截了洛阳至范阳的驿路,一度让安禄山军中军心摆荡。

十仲春十三日,东京洛阳沦陷!

殿内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把目光落在殿首的右相、文部(即原吏部)尚书杨国忠身上,没人敢在第一时候站出来答复天子的扣问。

天宝十五载,六月初二。

见杨国忠如此霸道无礼,陈玄礼只得悲忿地退下,不再言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