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第39章 波罗的海之王(3)[第2页/共4页]

设备和练习上的贫乏看起来并没有减弱红色水兵地警戒性,德国舰队间隔苏俄领海另有充足的安然间隔,“俾斯麦”号的雷达发明了一架从塔林方向飞来的飞机,战役期间的敏感使全部舰队缓慢的进入了告急防备状况,两架梅塞施密特旋即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上腾飞。颠末改进的水兵型BF-109T能够说是这个期间的一流战役机。而它们以超越500千米的时速找到目标飞翔物时,却发明那是一架3年代之前制造的老式窥伺机,其机身位置夺目标红星非常清楚的标注出它的身份----在逼近这架苏俄窥伺机之前,两位战役机飞翔员都已经翻开了机炮的射击按钮。幸而严峻的临战状况没有导致终究的擦枪走火,一样荣幸的另有那架爱尔-5型窥伺机上的两名苏俄飞翔员,不管在何种状况下,他们那最高时速独一230千米且机身为木质布局的飞机都很难逃脱经历过多次战役浸礼的德国舰载机飞翔员的进犯,特别是在以一敌二的环境下。

练习结束以后,战舰群与随行的补给船停止了一次面劈面的海上补给,对于具有较长退役经历的军官和老水兵而言,这已经算不上新奇事情了,但海上运送油料和补给物质地行动还是让新手们镇静的繁忙着。当然。深谙体察下情的张海诺不择机会的宣布加餐---官兵们每人都能获得分外的肉类和啤酒,而除了值班职员以外,其别人被答应操纵晚餐的机遇在餐厅里停止联欢活动。

在德国舰队进入波的尼亚湾的第二个礼拜,一场大风雪囊括北欧最北部的地区,张海诺和他的数千名官兵也得以提早感遭到了来自北方的暖流。风卷雪片的海面上能见度急剧降落,时而涌起的大浪已经对小型舰艇构成了相称的威胁,在这类卑劣的海况下,这支德国舰队却仍旧对峙以实战为假象的海上演练----各种间隔上的实弹射击、怒涛澎湃下的舰队协同以及对各种设备的告急抢修,三周下来,就连最刚毅的水兵也在这类严格的练习中怠倦不堪。目睹练习已经开端获得效果,气温的持续降落也使得波的尼亚湾内的冰冻面积越来越大,张海诺遂带领舰队折返南下,并于11月10日再度穿过阿赫韦纳海峡,这时候,海峡中红色的浮冰已经到处可见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