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射完鱼雷以后,“欧根亲王”号敏捷转向,在海面炮战中逼近到如此间隔已属非常冒险,何况对方拖后的“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将舰上的大部分火力调转过来。当然,如许的成果就是让“俾斯麦”号所接受的压力进一步减小,而在舰长库尔特.霍夫曼的带领下,德国旗舰的舰员们已经将重心转移到抢修战舰受损部位上,获得舰队司令冯.芬肯施泰因的授意以后,这艘战列舰尚可战役的4门主炮已经将射速调剂到了2分钟每发----既是给炮手们规复体力的时候,也是节俭舰上本来就已经未几的炮弹!
固然贫乏舰队最强有力的1英寸舰炮,由“独臂将军”齐里格批示的德国舰队却没有涓滴的手软,他们很快赶上了落单的“马来亚”号,以“沙恩霍斯特”号的6门11英寸前主炮和两艘德意志级的6门11英寸前主炮狠恶开仗,在1.2万码的间隔上把那艘英国战列舰的前桥和后船面轰得一塌胡涂,两座后主炮塔也在最后的抗争中完整沉默了!
在“沙恩霍斯特”号的带领下,德国舰队对撤退中的英国舰只停止追击。蒙受重创的“俾斯麦”号,则在数架Bf-109T的庇护下提早踏上了返航之路。
假定纳尔逊泉下有知,此时也会为这些英国舰员的行动感到惭愧,但是局势已去,仅凭英勇岂才气挽狂澜?
舰炮口径上的优势,在必然的前提下却能够窜改成弹药储备量的上风,“沙恩霍斯特”号和两艘德意志级便是这类技术“相对论”的受益者。\\经太长时候的炮战以后,除了炮管发热、炮膛磨损外,舰长们还不必那么担忧炮弹存量。跟着战役的持续深切,品格良好的德国造11英寸炮弹仍然不竭砸落在英国舰队战役力仅存的两艘战舰之一----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马来亚”号。这艘在二战汗青上本来无所作为的战舰,眼下正面对退役以来最大的应战,德国战舰地11英寸穿甲弹,虽说在口径上比本身的15英寸小了4个层次。可穿甲才气却一点也不弱,奄奄一息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就是最好地例证!屡击不沉的“俾斯麦”号主炮齐射固然迟缓,但精确度仍然很高。一发15英寸的穿甲弹过来,就算是皮糙肉厚的纳尔逊级也难言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