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接着是韩宜可代表都察院做陈述,王谦代表按察院做陈述。王谍,字习古,定远人。李善长妇兄也。才嗜学,事亲孝。初在刘福通麾下。及刘浩然克江宁。乃渡江来归。善长为言,得召见。除法律官。袱狱平允。后出为淅江按察使,治行著闻,升任按察总使,秦从龙去世后便执掌按察院。
动静一经传出。大明为之震惊,而江南学子则簇拥上书通政司和资政院。弹劾李存义兄长李善长和亲家胡惟庸,说他们纵亲枉法,似有庇护。刘浩然此次没有留中,而是将上书转给了都察院查办。都察院左都御史韩宜可自领副都御史周观政等人,细察檀卷,扣问罪人及证人,累经十余日。毕竟查无与李善长、胡惟庸相连的证据,然后照实上禀,并明示资政院。
周观政更是一名“猛人”他也是山阴人士,从监察御史做起,曾任南京江宁梭巡御史,一日行至宫门外,见内廷总管黄公公带歌女伶人入宫,观政止之。
“陛下。只是西北本来就贫瘾,人丁未几,现在再一履行封土植树政策,产粮就更少了。军中儿郎们军屯之下还能自余,一旦对西都用兵,恐怕就不敷了。并且西北路途悠远,粮食品资运上去破钞很多,难啊!”傅友德转言道。
这两人颠末一番调查做出的结论,世人天然佩服,刘浩然便下诏说“罪则一人当。不及家人。”临时停歇了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