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老爷子自从那一天吃了插秧席今后对新宅的人态度和缓了很多,最起码不再象之前那样对着两个儿妇视而不见了,偶然碰到邹晨还会驯良的和她说上几句话。
秧田里的稻苗已经长了三叶一心能够插秧了,几天前,邹家便在村里请了长工,尽管这几天插秧。每天25文钱,中午管一顿饭,有肉。村里的闲汉们一听有肉,便个个涌上前要求帮邹家插秧。邹家选了几个本份的村汉,而象那些风俗偷奸耍滑的则是一概不消。
自从那一日朱氏想去要豆腐却未曾要到手,朱氏便对新宅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到处没有好眼色。实在她那里是想给老宅要,她是看到新宅做这个豆腐,便想到娘家现在这个季候也是没有乃至东西吃,便想忻些豆腐豆芽送回娘家,也让爹娘尝尝味。但是她又不肯对邹晨和美娘申明,只是一味恶声恶气的索要。邹晨那里会让她快意?少不得三言两语堵住她的嘴。
“小晨儿,来啦?”邹老爷子看到黄丽娘和小孙女来了,便直起腰。
媒婆,不就是三姑六婆中的一婆吗?母亲如何会这么欢畅?她愣了愣神,也赶紧追了畴昔。
为了插秧,这几天豆腐坊的买卖都几近上快停了,每天只是卖一两个时候便不卖了,剩下的时候都到地里帮着去干活。二郎四郎五郎六郎则是在学馆里请了假,帮着家里一起插秧。柳氏和黄丽娘还曾经分歧意,要求孩子们回学馆去,但是却被孩子几句话给劝服了。孩子们说,贤人每年还要去农田里劝桑务农,何况我们这些浅显老百姓。并且这农活又不是甚么卑贱的活计,乃是和读书一样,是天下一等一的崇高活计。
有那家贫的长工不舍得吃这么好的东西,便把肉馒头偷偷藏起来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并且邹家的两位家主和四个小郎君吃的也全数是和长工一样,干活又很多干,更不喝斥那些长工。只干了两天活,村东邹家的隽誉便在村庄里传遍了。
“晨儿,祖父家穷,也没啥东西行礼,就几把黄豆,别介怀啊,呵呵。”邹老爷子笑道。
因而邹晨便承担了做饭的差事,拉着美娘钻进了伙房。几天前家里便买了数根大骨头熬成浓浓的骨头汤,又买了二十来斤的猪肉和羊肉。每天中午端到田边去的饭菜都是有肉,不是肉汤豆腐烩白菘就是骨头汤烩罗卜,就连蒸饼或者汤饼也都是小麦面做的,非常的适口。邹晨又发了很多面,蒸了素菜馒头和肉馒头,配上一些咸菜,再喝碗骨头汤,把下田的长工们个个吃的嘴角流油,奖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