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紫萱心神不宁,现在粮店里掌柜的、管事的都出门去了,只余几个伴计在,傅紫萱便每日到粮店里坐镇。所幸现在店中已是做得熟了,并没有甚么大事要措置。几个伴计也都措置得过来。
这些大户家里大多都有针线上的人,下的也多是一些布料票据,订做裁缝的倒是少。这裁缝利润但是比布料要高很多了。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家下的订单大啊。虽说傅紫萱给了较低的代价,但这利润也很多。
并且这些天另有人专门请女大夫上门给家中旧妇新妇诊脉的。有那生了女儿的人家也都过来请,仿佛同仁医馆能保生儿子似的。
那人四十岁年纪,脸很刚正,长得有些结实,面相上看,倒不是那刁猾之辈。服饰也很浅显,并不出彩,不过瞧得出料子很好,腰间佩了块精雕的羊脂玉佩,倒是极不错的东西。
傅紫萱不晓得李睿如何又管起军需来?或许只是因为傅紫萱有家粮铺,想伸手拉一把?或许又是恰好信得过?或是纯真地不想肥水流外人田?
世人告急会商,不过总的意义都感觉这笔买卖能做!
固然她也很想用马车,但是自家没那么多马不是?如果找马车行雇用,这本钱就上去了。
这期间,本来那位到医馆买过成药的药商又过来下订单了。此主要的量比上一主要大的多,是上一次的好几倍,且种类多。止血的药粉、平常感冒的药丸、治跌打的药油、小儿退热贴、止泻的药丸子,凡店里有的成药都要了一份,每一样都订了两千份,且要求每月月初都要店里供应如许的量,先签一年和谈。
头一回傅紫萱怕出错,也怕路上有甚么事,傅忠傅孝已随了傅紫松去购粮了,傅东傅西又跟着裴承祖去购药材了。剩下的傅仁、义、礼、智、信、节六人便都要跟了去,再加上郭槐亲身带了店里的两个伴计,傅紫萱还叫了朝阳、雾波、雾澜一块护驾。此人数便也很多了。
渐渐地成药也有人买了,并且量还很多。这几天也连续有一些大户人家过来请大夫出诊了,本来来请的也不过是一些小户人家,请不起驰名誉大夫的。
傅紫萱听了只好做罢,不过担忧这是头一回,也不知深浅,便去镖行要了五个武师伴随。
一行人清算安妥,在一日朝晨天还没亮就出了城。解缆后,傅紫萱便在家里日夜期盼起来。
为了这个,傅紫萱便忙开了。忙着安排人手、忙着找车行打造平板车、忙着把玉园及大小玉庄的牛全拉了出来,能少拉一趟就能少一趟本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