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散人一笑:“清风仙童确切不会作画,亦不擅歌颂,这卷中画迹本是明月仙童摄山川火食而成,他只是以推衍之术封境入画罢了。”
柳仙子不解道:“但是这山塘河方才凿建而成,百年前明月仙童作画之时,人间尚无此河,莫非画中也会有吗?”
乔散人微微一笑:“或许有,或许没有,此画本就是摄山川火食而成,清风仙童以**力画一门封之,是在印证推衍之道。封入画中的山川火食皆为虚景,却能随画外人间推衍而窜改,就如水中倒影,不知再过千年以后,会有甚么样的景色?”
在构筑堤坝、疏浚西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告别杭州转任姑苏刺史。白居易到任之时,前去吴王阖闾葬剑处虎丘凭吊怀古,看到本地河道於塞、水路不畅,便找来工匠与官吏测量设想,向商贾募资策动民夫开凿了一条山塘河。
**
一道人影从望山桥方向飞速而来,脚不沾地地沿山塘街飘行向阊门而去,锃亮的秃顶在灯笼晖映下模糊可辨,看面孔是一名中年和尚。他身上灰色的僧袍扯开了好几道口儿,上面还感染了班驳的血迹。
柳仙子点头道:“我明白了,假定再过千年有人能看到这幅画,固然是明月仙童做于千年之前,可画中风景倒是当时的姑苏,不管那人来没来过姑苏、不管此画流落到何地。只是这卷中画迹已隐去,连你我都看不到。”
柳仙子思忖道:“万寿山三大祖师,明月仙童我所知未几,而镇元与清风皆极擅推衍之道,但我却传闻那清风祖师底子不会做画?”
另有一些对《红楼梦》原作印象较深者,能够会晤带得色当场向火伴讲解,以貌似义愤或讽刺的语气道:“《红楼梦》我读过多少遍,那十里街,是势利的谐音;仁清巷,是情面的谐音,曹雪芹清楚写的是势利街、情面巷,如何能扯到这姑苏山塘街呢?”
此时的姑苏山塘街,历经沧桑战乱、几度兴衰以后,繁华远胜往昔。沿河街面店铺林立、会馆会聚、居货山积、游人商贾如云。山塘河上舟楫来往不竭,桨声连连异化着丝竹弹唱之音。此河白白天商船穿越,入夜以后彩灯画舫飘零,是尘凡中繁华风骚地。
西湖白堤今犹在,钱塘门外古白公堤已无存,而江南一地,另有一道白公堤却保存至今,便是明天的姑苏名胜、自阊门至虎丘的七里山塘街。
鸳鸯泛动双双翅,杨柳交集千万条。
这天夜已深,画舫弦歌声垂垂喑去,唯有船上彩灯在水中细碎的倒影如鳞。沿街商店早已上了门板,只要大宅门前还挂着写有各家堂号的灯笼,喧闹了一整天的山塘街上没有一小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