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驰援代州[第4页/共4页]

杨元庆愣住战马,霞光照在他身上,仿佛全部身材都在火焰中燃烧,他打手帘向火线望去,火线一里外便是高家庄,一座只要五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但村落北面却有一条小河道过,小河两边高山开阔,恰好给他的军队歇息。

杨广点了点头,“朕把杨爱卿请来,是朕有个设法,想听听爱卿的定见,朕想调举国之兵,敏捷毁灭并州背叛,爱卿觉得如何?”

两名年青男行一礼,年父老对杨元庆道:“回将军话,我们是明天上午逃离雁mén县,围城战已经打了五天,非常惨烈,城墙已经崩塌几次,李刺史带领军民一边修城一边戍守,我们也插手戍守,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尸身,城墙都被血染红了。”

杨广心中有些不快,便拉长声音道:“杨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前次元庆击杀西突厥达头,为我大隋立下大功,你说元庆幼年,不成娇惯,我也就听你的。不问此事,你也晓得在仁寿宫,他救了朕一命,朕也没有封赏,让朕惭愧好久。那但是救驾之功,而此次,他抓捕窦抗,力保幽州不失,这可不是小功,你又要朕不封赏,若事情传出去,你让朕如何面对天下人?让朕在全军面前失期吗?”

式微没有干系,关头是要后继有人,这是杨家百年不倒的底子,幸亏老天恩泽,给他赐了一个孙杨元庆,这便让杨素看到了家属重兴的但愿。

但不管如何,安定汉王之造反,是他的当务之急。

雁mén县就是杨元庆要赶去的代州城,杨元庆jīng神一振,赶紧问道:“那边环境如何?”

杨广点点头,“明天爱卿要出征,朕就等着爱卿的捷报。”

不过任何事情都无益有弊,汉王造反竟使他找到一个绝佳的迁都借口――北齐旧地不稳,都城鞭长莫及。

几十年的寺人生涯和对千年汗青兴衰的dòng察,使他有一种凡人难及的远见和睿智,他很清楚本身的家属埋没着一个很深的危急,这个危急就是他杨素本身,不但是他功高震主,并且他参与皇室内斗太深,文帝杨坚的五个儿,已经被他干掉了两个,前太杨勇和蜀王杨秀,现在又轮到第三个,汉王杨谅。

两人对望一眼,年父老又道:“实在是因为城内粮仓被烧毁,粮食不敷,李刺史无法,只得趁敌军稍退的机遇,在夜里派一批人出城找粮,我们也跟着出城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分内之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