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抹去眼角的泪花,又看了一眼身后的妞妞,“这是...你老婆吗?”
“大郎,你看谁来了?”一进院门,舅母周氏便急不成耐地喊了起来。
“你是....元庆!”
周氏拉过妞妞,笑着给丈夫先容道:“这位俏女人是元庆妹子,姓张,奶名叫妞妞。”
“婆家已经有了,来岁仲春出嫁。”
妞妞上前缓缓在坟前跪倒,重重磕了三个头,低低声道:“妞妞拜见母亲大人了。”
少女抿嘴一笑,赶紧给他行礼,“前个月父亲还说到你,你真的就来了。”
周氏愣住了,如何会俄然跑来一个外甥,她高低打量杨元庆,一个悠远的影象回到她的脑海里,当年阿谁送去都城的孩子。
“刚才在门口见到一个。”
佳耦两人仓猝推让,元庆只是不肯,他们也只得收下了,这时,从侧门又走出一个少女,十六七岁模样,容颜清秀,长得颇像周氏,衣裙也和母亲一样,李大郎指着元庆对她笑道:“丽娘,这是元庆,你还记不记得?”
“哎!十几年就是那样,整天年账,明天想着买两亩地,明天又揣摩买头牛,整天忙繁忙碌。”
杨元庆悄悄喊了一声,“你还熟谙我吗?”
“元庆,两岁时的景象你还记得吗?”不知不觉,妞妞已经改了对元庆的称呼。
她赶紧拉住妞妞的手,对元庆笑道:“快跟我回家,你母舅前几个月还说到你。”
........城外一条绿水茵茵的小河边,杨元庆看到了生母的坟,孤零零一座小小的坟茔,坟上被白雪覆盖,中间种了一株柳树,柳枝条在坟头轻垂,坟前竖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妹盼娘之墓,兄大郎立’。
他也不提外祖父的事,拉着元庆坐下,这时,丽娘端来两碗茶,放着桌上,向元庆点点头,便到后院去了。
李大郎笑道:“我名叫大郎,实在是老三,十四年前我们五兄弟分炊,你外祖父在城外分给我百亩祖田,十几年节约持家,水田增加到三百亩,日子就渐渐好了,前年又买了百亩水面,养鱼养虾,一年也能挣上几百吊钱。”
“这位公子,是找我家大郎吗?”身后有人问杨元庆一转头,只见他身后站着一名三十五六岁的妇女,她穿一条淡绿色窄袖条纹绸裙,上身又套一件绣着花边的绿色半袖短襦,肩上披一条厚厚的红色布帛,笑容驯良,手中挎一只篮子,篮子里用蓝布覆盖,边上暴露几色糕点果品。
李大郎摇点头苦笑道:“能活六十岁就算长命,我最多也就二十年,好好挣份产业留给子孙,对了,你另有两个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