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安抚他道:“楚王不必歉疚,你能把哀家从乱臣贼子中挽救出来,已经令哀家感激不尽,你只要救驾之功,而绝无罪恶。”
杨谈走进船舱,船舱里光芒敞亮,满盈着一股淡淡的暗香固然装潢简朴但一尘不染。
杨元庆起家,又向杨谈拱手笑道:“欢迎长孙回大隋。”
这也是情势使然,唐朝和魏国方才达成联盟,唐军便背信弃义,出兵颖川郡,占据本来属于魏国的地盘。
“孙儿给皇祖母存候!”杨谈在祖母面前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
就在这时,舱别传来船工大喊:“泊岸喽!”
中间坐着萧后的女儿南阳公主杨沁芳杨沁芳也就是宇文士及的老婆,宇文士及在混乱中逃脱后,杨沁芳和儿子宇文禅师被李密俘虏此次她们母子二人和母亲萧后一起被放回隋朝。
这时,一名流兵大喊:“陈留船队已到!”
杨元庆看了纯一眼,不觉得然地笑了笑,“费事甚么时候没有呢?假定杨谈有本领替我纠集起一批复国志士,我还求之不得!”
第一艘大船船头,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正负手而立,轻风吹乱了他超脱的黑发,他通俗的目光里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这让李密极其恼火,将温风雅赶出陈留,同时,他也终究决定和隋朝达成和谈,就在这个背景之下,萧后和杨谈终究获得了自在。
张亮见文职军官们都比较远,便低声对杨元庆道:“殿下应当借李密之手撤除皇长孙,留着他会是后患。”
杨谈低头不语,萧后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的忧愁更加深了,感喟道:“祖母晓得你一心想担当皇祖父遗志,规复大隋江山,但祖母要奉告你,这已经不实际了,杨元庆为人不错,能看在你们父亲的面前,把你们兄弟三人救回,他已是仁至义尽了,不然借王世充之手杀侗儿,借李密之手杀你,的确易如反掌,你明白吗?”
萧后赶紧虚托一下,“楚王殿下请起!”
这是一支由数十艘大船构成的船队,船上挂着一面玄色大旗,旗号上绣了一个斗大的红色‘魏’字,这是魏国李密的船只,满载着各种财物,从陈留驶向河阳。
杨元庆点了点头,“丹阳公主目前住在臣的府中,由臣妻照顾她。”
“出去吧!”船舱里传来萧后温和的声音。
《
杨谈神采微微一变,丹阳公主如何能住在杨元庆府中,这礼节上仿佛有点不太合适,萧后却老于油滑,不等杨谈质疑,便笑眯眯说:“丹阳年幼不更事,能获得楚王庇护,那是她的福分,哀家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