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御史想,也许人家佳耦演双簧也未可知。

当天下午又查抄粮商三五家。

穆安之气,这是最普通的主张好不好!卓御史先说这主张不好,就是要挤兑穆安之。穆安之倘是个干才,真得叫卓御史噎着。

两人在邺城已经就此达成分歧。

他得找卓御史筹议一下了。

穆安之道,“卓大人不必有此担忧,听闻卓小公子文采飞扬,有卓大人当年之风。”

此时现在谁敢说个不字?

卓御史不吝赞叹,“殿下这体例好,公道公允,谁也挑不出错来。”

就焦公子与李尚这两块料, 林知县没有亲身出马,他与郑郎中道,“他们一个知府公子一个巡抚内侄孙, 我出面反倒激起他们的傲气。派两个面孔生的,三鞭子下去,问甚么说甚么。”

卓御史收了请柬,给穆安之提个醒,“秦廷将军亦是少林外门弟子,殿下无妨令秦将军同业。”

卓御史至心觉着, 他们此次钦差能够改名叫抄家团了。

俩人倒是挨过三鞭子,不过,没挨过三十鞭,便悉数招了。

想刚觉着三殿下想的那测验的主张不错,成果就又木脑筋袋了。真是憨人有憨福,皇子妃娘娘不知是真有这见地,还是误打误撞。

卓御史笑,“殿下贤明。”笑穆安之笨,竟是真没开窍?

郑郎中亦是刑名熟行,卓御史更不必提, 这位就是靠咬人上位的。且有穆安之在,当场与焦知府范巡抚筹议, “你们如何看?”

穆安之看他笑的别有深意,心说,笑个鬼啊笑!

穆安之底子没往少林乃武宗方向去想,他就是觉着,帝都武将军少林外门弟子很多,这些人一算,也是同门了。

穆安之一脸正气,“我倒情愿看你笑话,只是这类笑话也没甚么都雅,我倒是甘心你们御史台多几个好官,能说上一两句实话,河南也不至于此!听闻当年湖北大灾,卓大人身为江南道梭巡御史,最肯直言进谏,一月参掉十二顶乌纱,震惊宦海。”

卓御史看过帖子,心下风趣,“按理该是殿下跟下官讲,娘娘倒是亲身给下官帖子,娘娘实在太客气了。”

卓御史听着新奇,细一想却也不甚新奇,的确,士子晋身提拔,就是靠科举。三殿下这体例,细想来是极公道的好体例。

卓御史装模作样的感喟,直接说出穆安之的心声,“打晓得要跟殿下一道当差那天,我就料着有这一日。河南的流民都到了帝都,监察御史都没上书,他要没题目才有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