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咱在丰州那老夫说的,一炷香只要赚一个铜板就够了。我们找他们进货,就支个摊开个店就行,不消担忧天灾人货的,风险全数由其别人承担走了,买卖做大了,一天卖个几千柱香会多吗?我感觉未几,很普通的数字,并且我们一样只要赚一个铜板,却甚么都不消做,还是能赚大钱,哪一种你说是最好的生财之道?”
梁川伸脱手在雨中撩了撩,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时节。
不来不晓得,一来吓一跳,丰州镇固然只是一个小镇,范围看着比凤山要大上那么一点,但是这里的买卖红火程度不亚于清源县城以内!
两小我哦的一声恍然大悟。
招弟问道:“我们如何晓得你是不是哄人的,你要不要带我们去?”
那伴计捡了钱,内心美滋滋的,对招弟顿生好感。
那伴计一看无益可图,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搓了搓,说道:“奉告你们也不是不成以。。”
店里的老夫乐呵呵地语重心长地说道:“就拿这香来讲吧,一炷香我只要赚你一个铜板就行,一天我们能做几千上万根香,嘿嘿,你说能赢利吗,积少成多的事理娃娃你不懂。”
靠近那伴计的时候把鞋尖上的铜板悄悄放到地上,不动声色。然后拍了拍伴计的肩膀道:“大哥,你的钱掉啦!”
招弟还在深思当中,梁川笑道问赶车的车夫道:“徒弟您看呢?”
招弟耐烦地听着梁川的教诲,这些都是极其贵重的经历,也就两个干系好梁川才肯把这些足以当传家宝的贸易奥妙相告,要晓得阿谁卖香油的老板,但是连个进货的地点都守口如瓶!
内心骂归骂,大要上梁川可不敢获咎这个小太爷,从兜里又掏了几吊钱,塞到这小子的手心说道:“小哥您仁义。”
梁川呵呵一笑道:“这事如果成了,小兄弟转头好好酬谢你!”
传说是先有丰州后有清源,泉州府开府之前,最早的聚居地是在丰州镇,厥后跟着南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发明下流的冲积平原面积广袤,水土肥美,更适耕作开辟,人们便在清源筑城开县设州,群众得以繁衍生息。
也恰是在如许的氛围下,香烛店老板说的并没有错,一家一天只需三炷香,这香便是一天制出一万根也不敷卖!
“是啊小兄弟。”梁川靠了过来,“我们在清源逛了半日了,也没有找到半家制作香烛的作坊,你们这货到底那里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