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莲苦笑一声,“是,陛下!”
“你说的有事理。”李世隆点头,深觉得然,“当初景云也是跟朕这么说的,若镇藩,时候一久,必成祸端。
正想着呢,外头传来了焦心的声音,“八百里加急,西域捷报!”
听到这话,李世隆心中的大石头几近在一刹时落了下去。
如果他有这本领,何至于每天守吐谷浑,早成了军中排名前线的大人物了。
“八百里加急,西域捷报!”
高士莲伸长了脖子,又闻声不远处传来的声音,神采一变,“陛下,是西域捷报!”
这类集权,可不是之前能比的。
“陛下要去御花圃转转?”高士莲问道。
李世隆穿戴羽绒服,太极宫中有些闷热,颠末改革后的太极宫,地下铺设了火道,就算光着脚,也涓滴不感觉冷。
天高天子远,行路几千里,想要管控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如果今后的天子才气强还好,才气不强,怕是会有多路藩王进京清君侧的事情产生。”
李世隆忍不住将捷报中的内容念了出来,特别是捷报中最后一句话,“秦墨率军未到,李英勇计破西北奴,乃头功也!”
幸亏宫殿内温度很高,倒是减轻了他的痛苦。
只是稍为一想,就明白了急报中的话外之意。
“是李英勇设想大破伊稚斜?一计使得西北奴瘫痪,不战而胜?”
他也上年纪了,在高原上日子总没有在都城舒坦。
昔日皇权不下乡,现在以都城为中间,千里以内,尽数在掌控当中。
“到底是太远了,从那边传信返来,最快也要二十余日,办理是个大题目。”李世隆现在清楚的晓得秦墨为甚么要修建铁路了,又为甚么要将隶直道在天下范围内铺设。
很快,动静也传到了都城。
如果着凉,那才是要命,连睡觉都是一种折磨,经常被憋醒过来。
“老程,眼下伊稚斜身故,西北奴溃不成军,我们是不是该出兵了?总不能把统统的功绩,都留给李英勇吧?”张靖是过来援助的,此时也想多拿点功绩,等回了京,也好留在都城。
就算想按功绩给秦墨,也没体例。
“高士莲,你说,朕把那些孩子分封到那边去如何?”李世隆道。
他愁啊。
“奴婢不敢妄言!”高士莲仓猝道,这话他可不敢接。
“朕让你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干系!”李世隆有些孤单,身边的重臣告老的告老,外放的外放,之前他如果有题目,随时能凑两桌麻将的人数出来,为他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