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兵尽管说来,本官必尽力互助!”

戚继光厚饷养兵的期间早已畴昔,现在的朝廷,拖欠兵饷已是常态。

此时现在,沙尖子山岗倒是热烈朝天。

这位便是东路军明监军康应乾,他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历任陈州知州、南京兵部郎中、山东副使等职,此次被调来担负东路军监军,带领五千浙军,因为设备繁多,特别是大家一杆一丈七尺长枪,照顾非常不便,因而便与朝鲜军一起,走在了前面。

“大人身负重担,亲涉险地,我等当同舟共济,眼下兵危战凶,若能重创奴贼,为吾皇除此大患,加官进爵,青史留名,当不在话下,”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三午后,辽东宽甸以北,沙尖子山岗。

康应乾双目圆睁,他久在山东,对朝鲜君臣印象颇好,只把他们看作成君子之国,万没想到会做出这等禽兽之事。

“刘总兵此时发饷,既能鼓励士气,死守堡垒,又可借机查验名册,盘点兵马,断根特工,还可当场休整,用兵之道,不过如此,真乃老成谋国!”

湍急的浑江在此处蓦地拐弯,水势渐缓,由露河浑江口处注入鸭绿江。

康应乾神采乌青,挥动拳头骂道:

“无耻!竟敢如此孤负天朝!枉我大明出兵摈除倭寇,帮他们复国!真是无君无父!无君无父!”

“当年朝鲜倭乱,宣宗李昖流亡鸭绿江,向吾皇求援,一度要求将朝鲜内附辽东,同时留来世子李晖抗倭,李晖便是当目前鲜国王。”

“至于姜弘立,阿谁光海君的男人,是凌迟还是斩首,还请监军大人与寄父决计!”

“怪不得前些光阴,朝鲜兵行军,老是无端迟延,若非乔一琦多次催促,怕是现在还没过鸭绿江吧!”

虽申明朝的财务还不敷以赡养一支数量可观的雇佣军,但是朱家天子既要马跑得快又不给马吃草,真的让人很无语。

“朝廷发放兵饷,本是应尽之事,大人部下五千浙军,未曾少发一文!那杜松早已兵败身亡,救济就不必了,我等须在此自保,再说,寄父发放军饷,天然另有其他筹算······”

“倭乱安定,李晖顺利继位,因为他并非是宣宗嫡宗子,以是其王位一向没有获得我大明承认,这厮对我大明册封不满,不像本身父亲宣祖那样诚恳诚意佩服大明,而是周旋于大明和奴贼之间,奴贼坐大,跟这厮不无干系!”

本日刘綎倾尽家财,给麾下一万多兵士补足粮饷,清楚是坏了端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