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地,佛门净土,宝树之下,两尊古佛正在辨经,一者身披灰袍,身形肥胖,面色平和,不见涓滴异象,恰是地藏古佛,一者身负十二重光轮,穿紫金琉璃法衣,以香火塑金身,宝相寂静,恰是琉璃光王佛。
听到这话,心有所感,地藏古佛不由抬起目光看了一眼琉璃光王佛。
神霄道为道门魁首,自第三纪元传承至今,气运厚重,天仙固然难证,但按事理来讲神霄道这冗长光阴以来总该能呈现几位,毕竟神霄道从不贫乏传承资本,也不贫乏天赋,但究竟倒是神霄道从古至今只出了两位神霄天尊,并且这两位神霄天尊实际上是一小我,除此以外,神霄道再无别的天仙出世。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轻易,哪怕有道祖留下的遗泽也一样,因为这有违六合命数,天命无常,气运恒变,这是六合至理,就算是有不朽强者弹压的不朽权势一样会有兴衰起落,只不过是幅度的大小罢了,就比如这个纪元,昌隆了无尽光阴的道门也迎来了衰弱。
神霄道布局数个纪元,运营当然很好,但大六合之力不是那么好掌控的,略不重视就会迎来反噬。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神霄道阿谁尘封的打算再次开端了吗?又或者说他们一向在等这个机遇?是了,六合本为美满之物,无缝可入,但这个期间是特别的,六合躁动,皆有大变,这就是神霄道的机遇。”
听到这话,琉璃光王佛心中实际上也有着近似的观点,以身合道,以补天缺,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好走,当初那些天赋崇高之以是发了疯一样寻觅新路,乃至不吝掀起大战,除了追随不朽以外,还是为了摆脱天意的腐蚀,制止本身成为六合的傀儡。
“大劫已起,待到统统因果迎来清理,佛祖立道,得超脱之机,我佛门的极乐天下天然会铸就,届时果位不坠,万佛皆可长生。”
闻言,琉璃光王佛的神采一样有了窜改,不朽,长生大欲,神霄道有,佛门一样有。
四目相对,透过琉璃光王佛的眼睛,地藏一样看到了将来,不过其心不动,始终没有出现涓滴的波澜。
小元天为道祖为补六合之缺所斥地,欲合十天之数,固然终究还是失利了,但本质不俗,神霄道欲以九重天扶养小元天,共同普元,使小元天再次焕产朝气,弥补畴昔的不敷,成为真正的不朽根底。
“现在道门已经走出了举教飞升的第一步,却不知我们还要等候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