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头?”
“来喽!”店家立即拿了一壶自酿的高粱酒过来,“客长慢用。”
“姐几天就返来了,在家里听娘的,出门听大黄的,现在村里人多,别乱跑,晓得不?”小暖也鼻子头有点发酸,“等姐返来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
看着有些熟谙,却想不起来了。赵书彦抱拳,歉意道,“幸会,恕赵某眼拙,小兄弟是?”
便是如此,小暖也感觉累了,上马时腿都有些颤抖,强撑着才没走样。
日爰合在一起便是个“暖”字,赵书彦见了少年脸上这熟谙的笑容,后退一步靠在马身上细细打量一番,又靠近低声问道,“小暖?”
八月二十是个好日子,秋风习习,晴空万里,远山如画,远景如绸。
“小人绿蝶,见过赵少爷。”一身黑衣腰挎长剑,头束黑缎带,长眉凤眼的绿蝶拱手抱拳,亦是帅气实足,她想如此打扮已经好久了。
小暖对峙道,“我们后晌走一个时候再歇,不过如果大哥累了,直接歇下也无妨。”
赵书彦带来的马车天然是又折回赵府,车中给小暖备下的丫环婆子那叫一个愁闷,少爷说带她们出去玩的,这到好,城门都没出,车帘都没开,又要回了!
赵书彦哈哈大笑,“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与表弟别离一夜,便当刮目相看了!”
骑马,骑快马,骑着快的好马,赶路自比坐马车快了数倍。不过赵书彦体恤小暖是女儿身,两个时候也只行了一百里路,刚到子时便在路边的堆栈打尖。
“好,好.....”赵书彦恍然,又指着她身板的小厮问,“这是?”
赵书彦浅笑,“展福已去打前站,不必急于一时。”
“你的嗓子?”
“用了药。”
她强忍着在眼里打转的泪花,暖和笑道,“去吧,少吃点杂东西,多吃点正食饭,穷家富路,别怕费钱,如何舒畅如何来。”
赵书彦、小和缓绿蝶三人同坐一桌,赵书彦看出小暖的疲累,有些心疼,“我们在此歇下,明日再走。”
他公然没认出来,小暖咧嘴笑弯了眼,“小弟姓秦名日爰,大哥在此不就是在等待小弟么?”
赵书彦立即上马,打量面前这青衣十三四岁的高挑少年,鹅蛋脸,鼻直口方,浓眉大眼,鬓若刀裁,青丝如墨,举手抬足间带着一股萧洒利索,让人好感顿生。
清脆的马蹄声穿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直奔东城门。赵书彦还未到,小和缓绿蝶便在城门边的馄饨摊的凳子上坐等,待赵书彦带着四人一辆马车赶来时,小暖的眼睛就笑成了新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