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头探脑的干吗,马厩清算了吗,鸡鸭都喂了吗。”宋念喜温声说着冷语。
在获得绵绵点头如捣蒜的回应后,周二郎深吸一口气。
看着绵绵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周二郎内心头多了好大一股动力。
他一脸惊奇地看着大人们:“那孺子科又没甚么难度,二郎为甚么要有承担。”
但是周绵绵却感觉二哥哥该去。
“私塾的夫子但是说了,这插手孺子科的资格可不是谁都有的,咱二郎聪明,私塾一共能够推举俩人去,就有他一个。”周老三非常高傲地摸着儿子脑袋。
“这是啥,咋像个小炉子啊。”她奶里奶气地嘀咕。
从速回身去问二郎:“爹没听错吧,为啥啊二郎,这么好的机遇,别人但是想去都没机遇的。”
现下也该到二哥哥出息的时候了,绵绵暗自揣摩,说不定此次孺子科就是最好的契机!
一天下来,杨菊心累得腰酸背痛,都来不及跟周老太说几句话,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很快,宋念喜她们妯娌几个去了小厨房忙活。
二郎本来的动机立马就松动了。
偶然是去洗濯猪圈。
宋念喜她们仨守在门边,看着杨菊心一副要哭不哭的难受劲儿,都忍不住捂嘴偷笑。
因而从速把考包和行囊收进柜子里,不再当着二郎的面儿翻开。
闻言,周家人都欢畅地给二郎围住了。
周老太高低打量了下她,倒也不闪现出情感来,只是临进屋前给她打发走了。
宋念喜想想也是。
周二郎无法地仰着小脸儿,跟家里人一一解释着。
看着她忙忙叨叨的,周老太干脆让她不准再忙了。
只好从速应下。
屋外的冷风渐起,桌子上摆着烤花生、桃酥,另有一壶热茶,格外透着股暖意。
等看到周老太和三个儿媳返来时,赶快凑上前想要搭话。
“那娘啥时候能让你做我们大嫂啊。”周老二蹲在地上嘀咕。
回身就进屋笑了:“娘,咱家二郎出息了,我内心头欢畅,就像喝上两碗。”
周绵绵从速鼓鼓小手掌:“嗯嗯,二锅锅,你放心,不管你将来去做甚么,我们一家人都是不会分开的,绵绵内心稀有!”
恰好她老婆子这些天闲着,倒是叫她找着乐子了……
而孺子科的时候倒是反着来。
三郎和四郎两个哥哥已经跑过来,帮她把这火笼搬去了暖阁放着。
桃源村各家除了缝缝冬衣,再就是筹划着封窗户、起炉子,再无其他。
周老太赶快问:“竟还这般奇怪,咱二郎就是出息,那夫子有没有说,如果得了名次呢,又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