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铁面御史秦大人来查,更是不好袒护。

四月下旬的都城,如同那满城盛开的春花普通热烈。

杭州出了大案。

江南奉上来的奏折里显现,高大人已经拿到了两浙路这几年的明账和暗账,只要跟户部的帐本一对,想说我们忽视了,没有重视都做不到。

唤了镇国公荣国公另有内阁四相六部尚书连同秦御史进宫,也不扣问他们如何办,直接下旨,任命正在江南之地的赵皓常柏成为钦差,把握生杀自主大权,将统统连累之官员全数抄家下监狱,高知府就任两浙路转运使,一些初级官员由高大人当场任命,五品以上的官员,着吏部顿时草拟调派的官员名单上来。

一众文人满是心折口服,那些新晋进士,得了天子亲手所点的极品茶更是打动得泪都流了下来。

最早一条,便是两浙路这几年的税赋,之前白莳在的时候,有一年江南水灾,白莳请了减赋三成,授予三年的缓冲期,先帝同意了,而而后白莳出事,姚转运使接任,当时此例早已经到期取消,姓姚的却对上仍然利用此例,对下,则是按常征收,期间的巨额差异,全数吞下,一部分由他和江南官员朋分,别的一部分,据姓姚的交代是交给了三皇子。

调查期间,户部尚书先在家歇息歇息。

而云轻鸿更是当即做了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诗。

而随后的琼林宴上,天子和云轻鸿又大放光彩,引得一众文人赞叹不已。

“三郎?”云沉水轻唤了一声。

每日里往云府里送东西的人是络绎不断。

天子再是不懂政事,看到此条,亦是勃然大怒。

在宋国,贪污上了一万贯都是抄家砍头的大罪。

蔡炳在家里是急得嘴巴上都起了泡泡,对赵皓,是真真的恨之入骨了。

虽是不懂国情的胡涂人,但是其品性可嘉,还是能够好生帮手的。

这吏部右侍郎云侍郎就成了一个香馍馍。

而韩相更是出声道,证据确实,蔡相却还说不宜抓人,那是想等那些人将江南都蛀空了,或是再将钱交给别人?

按说云家和姚家是姻亲,姚家出了这么一个大案,就算不被连累,也要避嫌,可因为前些光阴云家的行动,倒是洗清了一些怀疑,再加上他表示出来的风华,让天子都出声,说是尚书已大哥,精力不敷,让云侍郎快点出面主持挑人之事。

蔡炳是从户部爬上来的,户部是他的根底和大本营,动谁,都会伤他的底子。

这事一出,在都城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