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说到以‘东风’为题作诗,诸位可有好诗了?”二皇子笑着问道。
谢志安吟完这首诗,舒鸿煊先一步拍掌,惹得二皇子看向他:“容景这是感觉这首诗很好?”
二皇子是大忙人,不成能一一去看过请柬上究竟是甚么人,得了他眼缘的,天然就晓得了。
坐中有一学子站起,朝二皇子拱了拱手,大声吟道:“东风如高朋,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注1】
【注1】:清・袁枚《东风》
又有一名学子站起家,拱了拱手,“门生也有一首。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注2】
舒鸿煊也笑着赞叹道:“幼年有为!”
只要考上了进士,才有机遇投奔他,不然他堂堂一个二皇子,何需求一个举子?办宴会,只是为了广撒网罢了。
舒鸿煊眼睛一扫,见到在场很多人眼里有着妒忌羡艳之色,心下微微一笑。
“门生是熙平三十二年的举子。”谢志安提及这个,还是很高傲的,十五岁的举子,比大多数学子短长多了。
此人脸上笑容也绷不住,忧色清楚可见,“多谢殿下谬赞。”
舒鸿煊笑了笑,“殿下,容景于诗词歌赋一道上并不善于,容景就不献丑了。”
二皇子开朗大笑,“容景你过谦了,也好,你都是三元落第了,就不要在这里抢了他们的风头,你跟本殿下一起,点评一下他们的诗词吧。”
“本殿下观你如此面熟,但是新晋的学子?”二皇子温声问道。
二皇子也微微点头表示附和,这是舒鸿煊第一次出声点评奖饰一首诗,二皇子在心中暗自读了一遍这首诗,也不得不以为舒鸿煊的点评恰到好处。
(未完待续。)
【注2】:清・恽格《晓起》
二皇子笑着转向舒鸿煊:“容景,是跟你同一科的举子呢。”
二皇子面上暖和,并没有因为听到谢志安的父亲是一个上京五品官而不耐烦,反而问道:“可有功名在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注3】
二皇子鼓掌而笑,“好诗好诗!题句清丽,诗词飘逸,不错不错。”
不善于就不善于,他并不介怀被人晓得这点,归正朝政又不是靠诗词歌赋就能吃得开的。
舒鸿煊点评道:“诗的前两句连用碧玉和柳叶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画春柳的勃勃活力,苍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机杼地把东风比方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成捉摸的‘东风’形象地表示出来,不但立意别致,并且饱含神韵。此诗赋物入妙,语意和顺,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