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忽视了这点……”杨震赶快道了声歉,这才持续道:“臣要说的是胡惟庸案以后太祖所做下的决定。”
或许只要在嘉靖真正把握实权的那些年里,内阁的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才是最小的。但即便如此,天下官员对严嵩、徐阶之辈那也是极尽奉承奉迎之能事,就是在面对天子时也没这么恭敬。
当初成祖朱棣建立内阁时,它只是个小小的秘书机构,不但没有多少权力,内里的阁臣身份也甚是寒微,不过在五六品间,就是他们办公的地点,也是极其狭小而逼仄的,已表示他们之寒微。但不知从甚么时候开端,内阁阁臣的职位就敏捷飞升,跟着时候的推移,几近都能和以往的宰相相提并论了。不,在有些时候,他们的职位乃至要远远高于以往的宰相,成为帝国实际上的主宰者,比如嘉靖初年的杨廷和,比如眼下的张居正。
“你是指裁撤丞相吗?”万历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问道。
“既然家兄也是大明臣子,陛下总有一日能见到他的。”杨震忙顺势说道。同时在心中对本身兄长说道,兄弟我已经帮你在天子跟前露脸,就看你能不能今后飞黄了!
“家兄杨晨现在为浙江布政使下绍兴府诸暨县令。”杨震恭敬地答复道:“而之前所言各种,多是家兄以往在闲暇之余和臣提出的一些观点。他常常都说,现在的内阁就与当初的宰相普通无二,既然如此,当初又为何要多此一举,免除宰相呢。”
既然太祖时就立下端方,本朝自他以后再不得设宰相,那现在权力已然更在宰相之上的内阁,以及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首辅又算甚么?只要抓住这一点停止进犯,他万历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恰是。以是内阁自开设之始,就只是为了帮天子措置一些平常公事的文秘型机构罢了。”杨震说着,忍不住吸了一口气,因为接下来他要说的,可就是本次对话的重点了:“可百多年的传承下来,内阁早已不是当初阿谁机构,内阁首辅更早已成为了不是宰相的宰相。只此一点,就足以表白他们就是坏了祖宗端方之人,说他们是僭越都算是轻的!”
杨震可没有考校天子对汗青认知程度的意义,便持续道:“不过这么做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太祖天子精力过人,才气拔群或许还不是甚么题目,但对后代来讲,一旦没了丞相这个天子的附官,肩上的担子可就太重了些。即便如成祖之神武过人,也感到力有未逮。因而,他便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