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文人的无耻!下西洋阻力真相![第2页/共3页]

郑和蓦地惊醒,一张脸阴沉如水!

不,他们知情,起码半数之上!

朱允炆在建文三年时还公布诏令制止华商出海贸易,其诏令中给出了一个好笑的来由:本地的百姓出海贸易轻易勾引蛮夷为盗,伤害良民。

但是这两名帆海家不得不承认,在当前全部大明天下,也只要面前这位汉王爷,才真正认识到了陆地对于大明的首要性!

朱高煦见状笑道:“我那位好大哥耳根子软,他身边又都是些文人士大夫,说句不好听的,等我家老头子驾鹤西去,你们还想下西洋,那就是想屁吃!”

在峻厉海禁的政策下,活不下去的本地百姓只能挑选违法乱纪,为盗为匪,与本地地区的商贾合作,靠私运中原特产而谋取暴利,得以苟活。

“殿下高义!”

郑和与王景宏连连点头,他们身为天子内臣,又是下西洋的正副使者,这些隐蔽还是心中稀有。

郑和与王景宏一样非常气愤,到了现在他们那里还看不明白。

但是到了大明朝,太祖天子朱元璋频频公布制止和限定华商出海贸易的法律,还上升到“祖训”的高度,使得后代之君不得不遵循。

一想到这儿,郑和就恨得咬牙切齿。

“因为下西洋是永乐三大新政之一,新政新政,就在于一个‘新’字!”

太子爷是个只体贴仁政民生的主儿,一旦他上位,北伐下西洋这些项目只怕立马就会叫停,他郑和也会被打回本相,去给当明天子看管皇陵!

洪武朝律法严峻,他们还不敢,但是到了刑律宽仁的建文朝,这些狗东西胆量就大了,操纵本地百姓私运倒卖谋取暴利。

“汉王殿下的意义是……私运?”

“即便我那好大哥坐上了龙椅,他也不敢去鼎新,二位明白了吗?”

“王景弘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固然大明胜利扬威外洋异域,获得外洋诸国推戴恭敬,但是这类亏蚀买卖,像极了那些文人士大夫所说的,亏蚀赚呼喊!

前面两次远航下西洋,朝廷几近没有半点支出,藩国上贡的贡品也全都进了内帑,国库反而倒贴出去了海量赋税。

“郑和啊,你这回带返来了很多番货,也胜利给国库增加了一笔巨额支出,但是你信不信,等你下主要求持续下西洋时,那些文臣士大夫还是会跳出来反对!”

吴宣见状一摸脑门,干脆有样学样,也跪在地上来了一句。

郑和深深地看了汉王一眼,他晓得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

真要论起来,郑和与王景宏等人还欠他汉王爷一份恩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