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辽东古木参天,不缺造船用的木料,砍伐以后只需运送到吉林船厂便能够开端造船,郑和已经抽调工匠前去吉林船厂,木料一到便能够开端造船了!”
不然人家直接向之前那样,让郑和船队自个儿出海,统统收益全数归归皇室统统,他们连跟着喝口汤的机遇都没有!
与其如此,还不如包管琉璃的稀缺,让海军运出去圈外邦蛮夷的钱,再用外外邦蛮夷的钱生长大明,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大明四夷皆已臣服,而郑和宝船也筹办再次起航!”
太子爷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统统,现在只要找到木料就行了!
固然有些绝望,但是能够了解。
如果户部当真把握了琉璃出产工艺,最好的成果不过是在大明境内圈了一大波钱,可这以后琉璃代价就会暴跌,反倒会引发大明市场动乱不安,没有任何意义。
几近不消多想,下一次万国朝会时,朱棣仿佛已经见到了那些蛮夷惊掉下巴对本身跪地膜拜的场景!
毕竟不管如何看,太子爷这类做法,大有让勋贵武臣尽力开辟辽东的意义。
“你们各家都是大明的顶级勋贵,也有各自的圈子,此次出海能够给你们各家三个名额,但必须是勋贵武臣,你们明白我的意义吧?”
“老下头,别想了,不会给你的!”
朱棣看着面前这座如梦如幻的水晶宫,久久都说不出话。
听到这话,世人顿时就冲动了。
朱高煦惊奇地看了夏元吉一眼,没有理睬他。
此话一出,文渊阁内顿时就沸腾了。
看着他们欢乐鼓励的模样,朱高煦再次给出了一个好动静。
倒是夏元吉好似发明了甚么,悄无声气地来到了朱高煦身边。
可辽东那是个苦寒之地,底子种不出粮食,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收益,傻子才会情愿去辽东开荒啊!
除此以外,一众国公爷更加看重天子陛下的态度!
毕竟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