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吧!”
“朕成心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拔除士绅缙绅功名特权,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以是朕想问问你们的定见!”
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遇,或许他们当年不会听信汉王朱高煦的谗言了!
毕竟面前这位但是武德天子,大明王朝的九五之尊。
朱高煦亲手将解缙给扶了起来,然后端起了酒杯。
联婚帝室,这是多少臣子的胡想!
礼部尚书王景,兵部尚书陈洽,工部尚书宋礼,学部尚书解缙,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内阁学士杨士奇与杨荣等人尽数在此。
如果能够联婚帝室,那绝对是天子陛下的亲信近臣,并且还会多出一张护身符,起码子孙先人间代繁华繁华能够获得包管了。
朱高煦笑呵呵地开口道,提及了一件趣事。
“如许吧,朕会选你儿胡叔林为驸马,从皇室中择一名贤能淑德的公主,如此你感觉可好?”
胡元澄这倒是大实话,没有那些大匠宗师,光靠他胡元澄一人,那里研发得出来新武备。
琐事处理结束,接下来就是闲事了。
群臣:“!!!”
“公豹好志气,你这一脉就定为北京解氏,朕明儿个就让人去扶植祠堂,你解缙之名就写在族谱第一页,这是朕当年给你的承诺!”
还是说吉安解氏认清了实际,筹办抱上解缙这根大腿了?
“今儿个召诸位爱卿前来,一是为了叙话旧,二是为了一件事情。”
直到胡元澄碰到了汉王朱高煦,这位大明火器之神,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皇上,微臣不敢居功,这都是那些大匠宗师的功劳。”
朱高煦又看向了胡元澄,这位大明火器之神。
如果不是因为朱高煦,胡元澄现在只怕还是个兵器小吏,还在遭到同僚的打压架空。
“老胡,这些年你也做得很好。”
听到这话,群臣脸上都暴露了笑容,显得极其受用。
“你呀你,就是太谦逊了!”
“来,满饮此酒!”
朱高煦随即看向群臣,轻笑道。
“皇上莫要打趣微臣了。”
乾清宫,偏殿。
解缙苦笑着摇了点头。
“好!”朱高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群臣听到这话,都是神采动容。
老百姓讲究一个传承接代,可解缙直接被辞退宗籍,人家都不让他认祖宗了,他上哪儿去传宗接代去?
天子陛下给出的这份犒赏,足以让很多人妒忌得眼眶发红!
但是因为本身安南降臣的身份,胡元澄在工部过得并不高兴,经常蒙受同僚的打压与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