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没说完,就被樊采颐出声打断道:“公子何必谦逊。既然公子能说出如许的话,想来是才调横溢,实在见我们这些人的诗词不堪入目,才有感而发。不然的话……”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朱子明宗子朱学安畴昔相邀,这家伙倒是彬彬有礼,用他自发最委宛的语气回绝道:“如此良辰美景,却与一帮俗报酬伍,听那些七拼八凑味同嚼蜡的所谓好诗,岂不成惜。”
在翼山城,关于这位苏二少爷的笑话有很多,此中一个就产生在客岁中秋之夜。当时,恰逢文道大宗师蒲东阁路过翼山城。翼山城城主朱子明于城北锦园设席相迎,并举中秋诗会。
在详细调查了苏道山,确认这就是个脑筋不太灵光的白痴以后,这些人把锋芒对准蒲东阁,添油加醋四周漫衍。传来传去,就传出了蒲东阁“一味刻薄,良莠不辨,鱼龙不分!”的名声。
要晓得,蒲东阁乃文道大宗师,一句评价,万金难换。但他治学松散,惜字如金,无数青年才俊为搏一赞,绞尽脑汁而不成得,却不料一个众所周知的憨货装腔作势一番,一首诗没作,却搏了个风骨可贵,卓尔不凡的考语。
“作,作!”苏道山当即改口,非常主动地从马车上备好的书囊中取出了纸笔。
樊采颐眼中寒光一闪,手中长剑一紧:“那就是公子成心欺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