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卖书号,每个书号售价2万,算上编辑、交稿、排版的一条龙停业,终究能卖到3-4万。出版社从东瓯市出版局拿到的300个号,一年凡是会卖出去270个,终究收回1000万摆布的现金,再加上市财务给奇迹单位的拨款,相称于一口气就处理掉全社员工的用饭题目和运营本钱题目。
危急的启事,起首是出版社能从东瓯市出版局拿到的书号数量,本年被减少了一半。只要150个,别的150个,则仍归东瓯日报个人,明显是分离出来的代价之一。如许一来,丁少仪可卖的书号便只要120个,终究能收回的钱不敷500万,每个月分摊下来不敷50万,连员工的根基人为都覆盖不住,缺口大抵在每个月25万摆布。
第二条门路,则是拿剩下的30个书号,本身做内容,本身推行发型,简朴来讲,就是出版。出版社在没从东瓯日报个人分离出来之前,丁少仪就已经签下来大抵百来个年青作家,写各方面内容题材的都有,体裁也是各式百般,连广受大众诽谤的当代墨客都有十来个。这30个书号当然就是做成30本书,相称于均匀每个月必须出版两本新书。
出版社上高低下,无一不居安思危。
这些一方面算是赶工出来,但另一方面又确切凝集了作者心血的笔墨产品,一半以上实在是亏损的,但普通幸亏未几,因为每次头版都只印5000到1万册,更少的乃至印2000册的都有,而再反过来讲,只要30本书里头有3本能不亏蚀,出版社就有大量的利润可图。
在这类环境下,丁少仪不淘汰职员就不错了,如果再增加职员――哪怕只是一个干系户,都有能够挑动出版社浩繁员工的神经。
位于群众路的这间十二层的出版社大楼,实在只是卖力行政和编辑停业的处所,上班的人只要一百多个,其他三四百人,则零散地漫衍在几个印刷厂,以及天下各大型都会的办公点。这回跟丁少仪出来闯的人,但是足足有600人!按每人均匀月人为1200元来算,出版社每个月光是人为支出,就是足足72万!这还不算园地用度,办公用度。究竟上保持这么大的一个机构运转,东瓯市出版社每月的预算应当在120万摆布,丁少仪这个当家人,压力不但不小,并且还相称大。
林淼的设法是,既然《寻仙》现在的市场影响力这么大了,再下本书,干脆去跟东瓯日报个人买个书号,老子本身单干算了――顶多操纵丁少仪的宣发渠道,给她20%的渠道分红,丁少仪如果不干,本身直接去沪城找二师兄孙如来,丁少仪不想发行,天下有的是出版社抢着要做。而在这之前,他需求一个真正的秘书,不是条约干系挂靠在公家单位的那种调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