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见他言语果断,谕令又不能违背,也只得无法顺从。
再看有半晌后,他收回目光,一念鼓起,已是落在后殿,往一处庭门中走去。
世人仓猝遁藏,又纷繁出言劝说,“山主,此事不成……”
此物本是从那坠落宫城中取来,是由一截妖骨打磨而成,当年秦掌门猜测此妖鸟功行能够高过他们,但并没有达得那一步,
不过他现在又有一个发明,本身竟然不能找到此妖那畴昔之影,这便有些意义了。
老道人微微一叹,他昂首看向上方,殿顶有一枚玉晶,正烁烁放光,不过看去只要米粒之大,他道:“祖师当年定下百万年之期,现在算上一算,也是到了时限了,看来这里已是守不住了多久了。”
百万载以来,倾觉山众修结合一些同道,死死挡住妖魔出界之路,期间不知捐躯了多少弟子门人。
老道人思考半晌,最后起手向下一按,表示不必再往下说,他看了看世人,道:“诸位真人,我倾觉山当初与诸多宗派合力,在此抵挡百万年,现在只能余我一脉尚存,本觉得再无但愿,未想天不断我,若想破局,或许就要落在此位元尊身上了,”他对一名亲信弟子言道:“你去将祖师传下的珍宝拿来。”
在坐之人都是随他往上望去,瞥见那物,目光都是庞大非常。
在坐几民气中亦是不觉涌起一股奋发冲动之情,同时又有些不敢信赖。
到了真阳境,修士心念无数,他可一边修持,一边四周检察各界,而无需如以往普通,一旦闭关,就对外界之事无知无觉。
那弟子一揖,便就下去,未几久捧了一只玉匣上来。
这时东首上一名灰袍修士冷言道:“诸位莫欢畅太早,这一名如果晓得此事,也一定肯助我等。”
他伸手一拿,将一尊金鸾玉像平空摄来。
贰心机一转,顷刻落身西空绝域中,来到那宫城坠毁之地前。
现在他看下来,这份判定是精确的。其原身应是一头将力道修至六重境中的妖魔,对现在山海界也是毫无威胁,就算寻来,也不过是送命罢了。
他左边一名中年道人宏声言道:“山主说得不错,斩断妖魔出外之途,乃我倾觉山之责,为守我人道不亡,便举派高低尽殁于此又如何?”
…………
那弟子冲动不已,语无伦次道:“山主,诸位上真,亮了,那筌石亮了。”
一名威武道人微微躬身,语气有些降落道:“回禀山主,都无覆信,想来是如以往普通,又无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