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刚点下头,朱祐便一溜烟的跑出大殿。见状,刘秀点头而笑,说道:“阿祐还是老模样啊!”
不过邓禹最有出息,成绩最高的,并不是这三个儿子,而是六子邓训。
刘阳还不到五岁,但已经学完了《春秋》,邓禹对刘阳的聪明,那是赞不断口。
将来刘阳能成为太子,并顺利即位,邓禹这位教员,当真是功不成没,从中出了大力量。
中午,邓禹和朱祐结伴而来。与邓禹同来的有夫人方氏,以及宗子邓震、次子邓袭、三次邓珍。与朱祐同来的是夫人张氏,以及儿子朱商。
可贵朱祐回京,刘秀和阴丽华都很欢畅,后者说道:“何不把仲华也请来,大师好好聚一聚!”
刘秀感受本身的心是一沉再沉。
朱祐连连点头,应道:“对对对,是该把仲华找来!陛下,我们可好久没有坐在一起吃酒谈天了!”
只是邓训和邓禹的干系并不好,别看邓禹是军中将领出身,但他是非常重文轻武的,恰好邓训这个儿子和他对着干,一心习武,邓禹经常斥责邓训不孝。
用力过猛,反而会引发天子的戒心,这对刘阳非常倒霉。
朱祐曲解了刘秀的意义,他赶紧打个哈哈,笑道:“陛下多虑了,太子仁德,这是件功德啊,将来必造福天下,造福汉室!”
大臣的后代都如此长进,皇家的后代,又哪有资格不尽力呢?
他们这些老兄弟当中,邓禹的官职固然不是最大的,但邓禹的封地绝对是最大的,他有四个县,就封地而言,邓禹实在相称于一个小诸侯王。
说者‘偶然’,听者故意。刘秀悄悄皱了皱眉,喃喃嘀咕道:“太子比我更仁德……”
固然刚开端,几个孩子相互很陌生,但时候不长就玩到了一起,在清冷殿外的院子内里,上蹿下跳,跑来跑去。
当然了,现在邓训还没有出世呢,邓禹也只要邓震、邓袭、邓珍这三个儿子,并且都是小娃娃。
这场在皇宫里停止的家庭集会,可谓是宾主尽欢,临出宫之前,朱祐对刘秀说道:“陛下,臣听子颜说,这几日就要兵发代郡了!”
将来邓禹的这三个儿子,便别离担当了这三个县,邓震是高密侯、邓袭是昌安侯,邓珍是夷安侯。
刘秀对邓禹那绝对是没话说,邓禹是侯爵爵位,而实际上,邓禹所得的封地,是一个小诸侯国,既高密国,还外加一个淳于县。
大殿里,女眷们坐在一边,刘秀和邓禹、朱祐坐在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