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景珑比我小一岁,与我玩得不错,管我叫阿黛姊姊。不过没多少年,琅琊王归天,景珑继位成为新王,就分开都城回琅琊国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过与琅琊王相较,身为世子的景珑倒是很受先帝喜好,不但让他留在了都城,还让他进了宫学,与皇子公主们一道受教。
赵王这等人精,天然晓得我的身份,也晓得我和太后的干系。见了我,他落落风雅,既不假装不熟谙,也不半点不提我的俗家身份,公然懂事。
景璘任命的新刺史,恰是琅琊王景珑。
太上皇虽职位最尊,此时却仿佛是个局外人,无从插话。
我晓得,作为怪力乱神类传说的配角之一,我在官方算得名声大噪,比我那丞相女儿的身份唬人多了。
二人并不陌生,在宫学的时候,景璘和景珑相处得很不错。
上首之处,似有目光扫来。
因为景珑的功绩超卓,此举可谓水到渠成,朝中也无人反对。
这话说得非常天然,仿佛太上皇本身才是这宫里的仆人。
我只眼观鼻鼻观心,垂眸不见。握着拂尘,自发地退到边上,与内侍宫人们站在一处。
鄂州匪患一向有,颠末两年前的动乱,变得更加猖獗。两年来,朝廷努力于规复元气,未曾用兵。客岁,一个叫蒯闻的匪首在鄂州装神弄鬼招揽信众,自号天王,在鄂州煽动民乱,烧毁了鄂州府。
世人目光随即纷繁投来,我随即念了声“无量寿福”,向赵王一礼:“贫道玄真,拜见赵王。”
即使看不到景璘的正脸,我也晓得他脸上那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有多丢脸。
赵王看到我,浅笑道:“想来,这位便是宫中玉清观的玄真娘子。”
非常出乎料想,景珑到任以后,竟是雷厉流行。他先是清算了鄂州军府,而后,仰仗景璘赐下的旌节兼顾周边诸州粮草和人马,打击鄂州。两个月以后,景珑不但夺回了鄂州,还将阿谁自称天王的蒯闻缉捕,装在大车里游街,枭首示众。
太后又暴露感慨之色,道:“想当年,先帝还在时,常说宗室后辈当中唯琅琊王最为超卓。若先帝还在,见得琅琊王本日之功,也不知如何欢畅。”
“朕过来之时,恰闻内侍禀报,说琅琊王到了。”只听太上皇道,“朕便干脆将他召来,与众卿共宴。”
赵王忙道:“先帝在天之灵必是欣喜。”
“朕记得前次见卿,还是随先帝东巡之时。”他将景珑扶起,道,“先帝曾夸你少年有为,将来必是宗室肱骨。本日看来,乃名符实在,朕躬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