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对阵(上)[第1页/共3页]

他看向董裕,道:“自上回离京,已稀有月未曾见卿。未知这些日子,京中如何?”

他颇是大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仿佛鹰隼。

董裕笑容可掬:“禀圣上,淑妃得孕了,太医说,胎儿已经有了三个月。”

我和子烨一样,脸上带着淡笑,道:“赵王过誉。”

不管布衣还是达官朱紫,都可在这毬场当中驰骋比试,四周也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看台,逢得盛事,民人堆积,比都城更加热烈。

“如此,二圣皆有大喜,天下之幸。”赵王赞道,四周亦是拥戴声一片。

倒是他身后的阿谁年青使者,再度引发了我的重视。

说罢,他让人给赵王赐座。

他本日穿戴的胡服,虽也不富丽,色彩倒是素净。青色的料子,朱红的里子。除此以外,我看到他一边耳朵上,戴着一只耳环。上面镶嵌着一颗巨大的宝石,蓝灰光彩,看不出贵重与否,与那双灰眸相衬,却有说不出的合宜。

赵王亦笑,道:“不瞒圣上,臣此番到洛阳来,亦是费了一番力量。常日里,家人管得严,不准臣远行,便是进京也总怕臣经不得颠簸,又冒出甚么病症来。可这一次,与畴前不一样。上皇大婚,圣上中宫皆来道贺,臣身为宗正卿,又是堂堂亲王,岂有那缺席之理?家人禁止之时,臣对他们说,二圣于臣而言,既是君臣,更是手足。上皇大婚,宗室欢聚一堂。莫说洛阳,便是远在天涯,臣也该来。”

我和子烨大婚之时,京中来了很多人,不过并不包含赵王和董裕。

“太后身材安康。臣出发之前,太后还特地将臣召了去,犒赏了金帛。”

董裕以扳倒我父亲起家,现在我当上太上皇后,于董裕而言本就是件非常难堪的事。而赵王身为他身后的支柱,竟俄然在我面前提及父亲的好话,并恭维起我来,这如何看都是要将董裕撇到一边的意义。

景璘不紧不慢道:“太后如何了?”

当年因为兵乱,上阳宫外有一片官署的屋舍被大火烧为了高山。子烨来到洛阳以后,干脆也不重修,将本来官署设在别处,旧址斥地为马毬场。

话里话外的意义,不过是他哪边都能说得上话,哪边都少不得他。

那最高的看台,名叫观云台。因得是新砌的,也比都城的摘星楼更加宽广。

景璘在一旁看着,笑了一声,道:“皇叔这身材,也是老弊端了。客岁太后生辰,皇叔也是抱恙,宫中还派了太医诊治。当时皇叔就住在京郊的别业里,虽短短二三十里,但就算是朕,想见皇叔一面也难。洛阳和都城之间,将近千里,皇叔却拖着病体赶到,可谓心诚之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