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杨大知县点头以后,跛五当即就喊来了几个留守县衙的衙役,让衙役们挨个尝了尝碗里的炒面。
暗自揣摩一番后,杨少峰俄然嘿嘿笑了一声,对厨娘叮咛道:“再炒点儿如许儿的面出来,凑够二十斤。”
厨娘把掺着些细麸子的面粉倒进锅里翻炒,全部过程没加一滴油,比及面粉被炒得微微发黄了,便又将之前筛好的蝗虫粉和花椒粉都一块儿倒出来翻炒,最后加了些精盐翻炒匀实。
貌似也不对,陶瓷罐子好处理,密封的题目也好处理,但是详细的过程是如何样儿来着?是先把东西弄熟以后装进罐子里密封就行?还是把生的东西直接装进罐子里以后用高温蒸?又或者是把东西弄熟以后装进罐子里然后再蒸一遍?蒸的时候要不要密封?
暗自揣摩一番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干脆伸手指了指灶台边盛着蝗虫的木盆:“这内里但是掺了蝗虫粉,你们还感觉好吃?”
赶上杨大知县如许儿的县尊,徐相和常平章也真是倒了血霉!
托朱重八朱天子和大明常务副天子朱标的福,现在宁阳县有一千多只鸭子,一千多只鸡,并且此中一多数都是母的,养殖场里每天都能捡到一两百个鸭蛋鸡蛋,等盐到位了今后便能够腌咸蛋。
至于说大明朝廷很快就会送盐过来……还是那句话,大明期间能够拿出来粜卖的都是粗盐,像常遇春给杨大知县的那种精盐底子就不会流到市道上,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的初级货。
不过,这也是功德儿。
但是要说杨少峰杨大知县最喜好吃的,还是童年时吃过的山东辣疙瘩。
但是杨少峰却不觉得意的摆了摆手,回身走到厨房的一个架子中间,伸手拿出装了花椒的罐子:“恰好,待会儿再焙点儿花椒,一样碾成粉面,加到炒面里。”
再然后,杨大知县就开端思疑人生——当统统人都说这个炒面香的时候,唯独本官感觉这东西奇特难吃,那到底是本官的题目,还是他们的题目?
厨房里,厨娘正在用没放油的干锅翻炒着蝗虫,眼看着杨大知县进了厨房,厨娘倒是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大老爷,这些蝗虫真要加到面粉里?奴家这会儿光是炒干蝗虫,就已经感觉味道奇特,如果加到面粉里炒干,前面再用开水冲泡,味道不一样很奇特?”
固然洪武年间的香料比较贵,但是贵的也只是香叶、八角之类的玩意儿,而花椒是中国本土就有的香料,宁阳县城内说不定哪个犄角旮旯里就有几棵花椒树,田野更是一大堆野生花椒,底子算不上甚么奇怪玩意儿,用起来也不心疼。